走眼虧損的時候。因此,重要的不是你如何去暴富,而是如何生存下去,穩定的投資回報遠比大起大落的收益波動重要。在美國,企業的共同基金投入到股市中,購買那些藍籌股,每年都有穩定的收益,等到僱員到退休的年齡,其在共同基金中積累起來的退休金足以讓他晚年無憂了。
不過如果只是跟隨指數走,安安穩穩地收穫,就不會誕生這麼多的傳奇了!
尤其是在資本市場,一夜暴富的神話遠比穩定的收益更吸引人關注,更讓人頂禮膜拜!
金融衍生品的出現讓這一切成為了可能!
所謂金融衍生品,是指以貨幣、債券、股票等傳統金融產品為基礎,以槓桿性的信用交易為特徵的金融產品。衍生品按照產品形態可以分為遠期、期貨、期權、掉期四大型別,而按照其標的物分類,則可分為股票、利率、匯率和商品等型別。
衍生品為什麼有這麼大的殺傷性?舉個例子,某人以10%的保證金率買下一手標的價格為100元的期貨合約,這手合約就只需要此人10元的資金,若該手合約在市場上價格波動了1%,那麼它的價格就變成了101/99,而變動的1元對於交易者原來的10元來說,就是10%的價格變動。
在後世的華夏股市,10%的價格變動就意味著某支股票一天價格波動的極限。而在期貨市場,這僅僅是1%的變動而已。
現在鍾石手中的資金滿打滿算也只有三百萬港幣左右,按照官方的匯率也只有一百多萬左右的人民幣,按照黑市的匯率,連一百萬的人民幣也不到。用這點錢去和國際大鱷玩,恐怕連提鞋的資格都沒有。就算是在香港這個金融中心,這點錢投入到股市中也好像是泥牛入海,連個浪花都不會冒。
所以鍾石要藉助於金融衍生品這個大殺器,才能夠在短期快速地積累起財富。
透過廖承德收集來的資料,鍾石得知現在在美國已經有了日元期貨和期權,這無疑讓他的計劃又向成功近了一步。
在美國第三大城市芝加哥,有個全球最大、最多元化的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hicagomercantileexchange,cme),裡面聚集了大部分的日元期貨交易,每張日元期貨的交易單位約為一億兩千五百萬日元,初始保證金約在三十萬日元,交易1、3、4、5、7、9、10、12月份的日元期貨。
當時三十萬日元摺合港幣大約是九千元,按照鍾石現在的身家,可以買到數百張日元期貨,不過鍾石並不打算把所有的資金都投到其中去,因為如果這樣的話,稍微一個日元兌美元的反向變動都會使他損失慘重。
“廣場協議”後日元的升值是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過程,在之後的八六年和八七年,日元都在緩慢地升值。日本政府也不會眼睜睜地看著因為本國貨幣升值,從而對出口經濟造成巨大傷害的現象出現。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鍾石也有意在兩年期的日元期權上博一把。(期權以後介紹)
不過現在的問題,不是在大洋彼岸,而是如何能在九月份去香港。
八十年代的大陸,要去香港有兩條途徑,第一條自然是正規的渠道,就是以旅遊簽證的方式去香港;第二條就有點見不得光了,那就是偷渡去香港。
雖然現在在粵東的邊防軍不再開槍射殺偷渡者,但鍾石想都不想就否定了這條路,華夏大陸在以後發展得只會越來越好,所以根本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去冒險。
既然不會偷渡,那麼只能以旅遊的名義去香港。不過這年頭去香港旅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有香港的親戚,然後還要有外匯兌換券,然後才有可能在旅行社報上名,遠不像後世那樣方便和容易。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辦法,就是單程證。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