矣。”
李治和武后同時點頭。
李欽載說的這些,他們當然也很清楚,從隋朝開始,歷代帝王多次征伐高句麗,雖都是以失敗告終,但中原王朝還是積累了許多失敗的經驗教訓。
李欽載所說的,便是這些經驗教訓。
“景初覺得,這一次王師東征,勝負幾何?”李治問出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李欽載笑了:“只要不犯大的戰略錯誤,臣以為至少有八成勝算,可將高句麗徹底征服,從此劃入大唐版圖。”
李治哈哈大笑:“景初說過的話從來沒錯過,看來朕真要借你吉言了,來,飲勝!”
君臣又飲了一盞酒,李治的心情非常愉快,隨手抄起一隻豬蹄便大嚼起來,完全沒了帝王儀態。
武后在一旁看著,又不便說什麼,只好朝李欽載露出一抹苦笑。
李欽載也朝她笑了笑。
他與武后的恩怨在經歷了魏國夫人被毒殺一案後,變得更復雜了。
本來不關他的事,但後來李欽載護住了武敏之,又建議韓國夫人回幷州避禍,並且仍然是他下令截止了李義府派刺客對武敏之的刺殺,還將那個名叫杜元紀的術士交給了許敬宗……
武后恨不恨他?
當然也恨的,舊怨未消,又添新仇,怎能不恨?
但這件事若要完全怪罪李欽載,不免有些牽強。
武后比誰都清楚,當李治下定決心要收拾她,要剪除她的羽翼的時候,那麼無論她如何掙扎都沒用。
李義府該死還得死,杜元紀該落在許敬宗手裡還是會落,縱是李欽載不摻和,也會有別人摻和,這是一場針對她的大勢,而且呈碾壓之勢,她根本無法抵擋。
況且武后還知道,當初李治將李欽載單獨召進宮,讓他出手清理後黨,而李欽載卻拒絕了。
這個表態很重要,無論李欽載出於什麼心思拒絕,至少在武后看來,她與李欽載的仇怨不算結的太死。
有仇有怨,但此刻她和李欽載還能相視一笑。
成年人的為人處世,就如同成年人眼裡的世界一樣,並不是只有黑白兩種顏色。
李治今日酒興頗佳,心情顯然也不錯。
在他看來,自己已經解決了糧食問題,東征高句麗之事可以開始籌備了,一旦東征功成,他便能超越先帝,坦然將“天可汗”的尊稱從先帝那裡繼承過來,受天下番邦異國的朝拜。
帝王生前身後事,無非一個“名”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