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祥由始至終都沒抬起過頭,所以胤祥唇角勾起的那一抹略帶嘲諷意味的冷笑,嶽禮卻是一點都沒看到!
★☆★☆★☆★☆★☆★☆★偶是分割線☆★☆★☆★☆★☆★☆★☆
暫時略過內務府的人來收犬違制’的物品事宜不說,我們再來說說雍正這邊吧!
乾隆二十年三月,胡中藻的‘《堅磨生詩抄》案’案發!
胡中藻是江西新建人,號堅磨生,乾隆六年進士,官至內閣學士,為首輔鄂爾泰門生。
鄂爾泰與大學士張廷玉有隙,各立朋黨,互相傾軋,為乾隆所惡。乾隆又惡胡中藻為鄂爾泰黨羽。而且乾隆對鄂爾泰等前朝遺臣在朝中勢力有所顧忌;於是便著意興起胡中藻案;以打擊鄂氏朋黨。
不過,雍正畢竟不是乾隆。
雍正對西林覺羅氏還是很看重的,再加上,鄂爾泰與田文鏡、李衛併為雍正的心腹。雍正死後,鄂爾泰受遺命與張廷玉等同輔政,總理事務,加至太保。乾隆十年以病解職。
除了以上的原因之外,雍正逝世前就曾與乾隆說過,不可再興起文字獄!
其實以言獲罪在各朝各代都存在,只不過到了清朝時到達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罷了!
當初文字獄不過是大清王朝控制社會諸種殘酷手段的一鱗半爪而已,只是因為得罪了讀書人,以及後來革命派打倒滿清政權的需要,才被後世放到很重要的位置進行討論。其實,根子不在以言獲罪上,而在於封建集權司法體系上。
而大清之所以要以言獲罪只是因為大清建立初期,政權尚不算穩,藉以文字獄來貶低打擊明崇禎罷了!
同時,也是以此打壓那些想要反清復明的人,讓他們心生畏懼。
其實,乾隆時期已經是滿清最為鼎盛的時期了,反清復明的人士大多已經打壓過度了,是以,文字獄一事,康熙和雍正時期倒也罷了,乾隆時期……雍正自然覺得是能少則少。
否則物極必反,實非大清之福!
現在,雍正的御案之上就有一本廣西巡撫衛哲治參奏內閣學士胡中藻的奏摺!
原來胡中藻著有一書,名為《堅磨生詩抄》,那廣西巡撫衛哲治在奏摺中寫道——
‘一世無日月’,‘又降一世夏秋冬’——日月湊到一塊兒是明,是以詩詞中有懷念前明的意思。另有‘一把心腸論濁清’——清是國號,而把濁字放在國號上前,是胡中藻有意侮辱國號。‘南斗送我南,北斗送我北,南北斗中間,不能一黍闊’——詩詞之中有搞南北分裂的嫌疑。‘老佛如今無病病,朝門聞說不開開。’——衛哲治認為這是諷刺清朝門不開,不進人才。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其實以這些詩詞定罪是極為牽強的!
其實胡中藻並無什麼種族之見,雍正心裡,也是昭然的。而衛哲治所摘出的詩句,和所定的罪狀,都非常勉強,一望就知道出於羅織。
在雍正看來,胡中藻不但沒有什麼種族之見,連一點可以令人首肯的諷刺也沒有。胡中藻的那些詩句,有些是要賣弄才情,故意用幾個險韻,僻典,以及和題目不相連涉的詞兒;有些則是故作牢騷,好像自己的大才被埋沒了似的。至於“斯文欲被蠻”,“誰知生色屬裘人”幾句,雍正倒覺得指的是鄂昌,而且還是有著推崇之意。
不然,胡中藻念念不忘於鄂爾泰,天天和鄂昌輩相酬答,難道就忘記了他們也正是韃子嗎?
作為大清皇帝,雍正關心的是如何保證大清統治的穩固、皇權的延續。但雍正也知道,大清要長久的延續下去,那麼文化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也是極其重要的!
所以,文字獄,必須廢除!
雍正把奏摺摔在御案上,心道:正好就藉著這件事來廢除文字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