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2頁)

幫助。陳慥字季常,號龍丘居士,常與蘇軾徹夜談論佛道。陳慥人高馬大,性情豪爽,卻是典型的“氣管炎”,特別怕老婆,蘇軾愛開玩笑,特地賦詩調侃道:

“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

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這“河東獅吼”的故事,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可比陳與義的名字響亮多了。

陳與義是洛陽人,自幼聰明伶俐,善詩能文,《宋史 陳與義傳》說他“天資卓偉,為兒時已能作文、致名譽,流輩斂衽,莫敢與抗”。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陳與義登上舍甲科,被授於開德府(今河南濮陽)教授,“累遷太學博士,擢符寶郎”。

宣和四年(1122年),29歲的陳與義與朋友詩酒唱和,無意中作了一組《墨梅五絕》,格調高雅,言辭清麗,廣為傳頌。奸相王黼將它獻給宋徽宗,宋徽宗立刻愛不釋手,也就順便提拔了陳與義。陳與義名震一時,諸貴要人爭相與他交往,頻頻邀請他參加歌舞宴會,“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正是這種浪漫閒適生活的真實寫照。

但一年多後,這種美好的日子就結束了:在權勢傾軋中,蔡京扳倒了王黼,升任宰相,將與王黼有關聯的人都一棍子打倒,陳與義也受到牽連,離開京城,“尋謫監陳留酒稅”。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不幸接踵而至。陳與義上任未久,到了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父親就撒手人寰,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

更大的悲痛還在後面。

自宣和七年(1125年)起,金朝就開始攻打北宋,到靖康元年1126年11月底,攻破了北宋皇都開封。京城遭到金軍肆意掠奪,國家陷入戰火紛飛,陳與義的人生徹底拐了一個大彎。他和無數的難民貧民一樣,攜帶家眷,四處躲避,開始了顛簸艱苦的流亡生涯。

建炎三年(1129年),陳與義流寓湖南、湖北一帶。端午時節,他做了一首《臨江仙》,憑弔屈原,懷舊傷時,抒發國破家亡的淒涼: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

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

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牆東。

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元好問十分喜歡這首詞,在《自題樂府引》中說:“‘高詠楚辭酬午日’如此等類,詩家謂之言外句。含咀之久,不傳之妙,隱然眉睫間,惟具眼者乃能賞之。”

同一年,陳與義在逃亡衡山之時,意外地碰到了昔日故友席益。席益字大光,洛陽人,是陳與義的同鄉,兩人早在宣和六年(1124)就相識相交。在亂世中幸運相遇,兩人均百感交集。次年元旦後數日,陳與義離開衡山,前赴邵陽,在別宴上並作了一首《虞美人》,以示依依惜別之情:

“張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

吟詩日日待春風。及至桃花開後、卻匆匆。

歌聲頻為行人咽。記著尊前雪。

明朝酒醒大江流。滿載一船離恨、向衡州。”

南宋建立後,趙構召見舊臣。陳與義經過襄陽,繞行廣東、福建,顛沛流離,三年之後,終於在紹興元年(1131年)抵達臨安(今浙江杭州),被宋高宗趙構任命為禮部侍郎,日子有了改善。不久,陳與義又以徽猷閣直學士知湖州。召為給事中,參與討論政事,抄發章疏,稽察違失,以備顧問應對。

紹興四年( 1134 )年八月,陳與義出知湖州,紹興五年二月,被召入朝為給事中。六月,陳與義借病辭職,以顯謨閣直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卜居青墩。立秋後三日,乘舟離開時,看見荷花盛開,“朝暮霞相映,望之不斷”,記了一首《虞美人》:

最新小說: 逆天裝備 星鐵:執念未了,過往依舊 龍族:從覺醒言靈皇帝開始 網遊之刀問江湖 原神:更新後手機連線了提瓦特 全息挑戰:大學生無限求生遊戲 白天澄清緋聞,晚上瘋批偷偷黑我 全民遊戲化,只有我唯一職業 風流短跑之神 穿成賈母后全府跟我搞事業 星軌戰紀:全能指揮官 我與老婆令人心梗的戀愛之旅 地下城重生:冷言的逆襲 淺夏時光校園風 聯盟:重生韓國女主播,爆火全網 時光迷蹤 韓娛GD之上位之路 一拳超人:英雄假面 斬神:等等!大夏怎麼全是神? 單元文:聽說是命裡有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