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皆以父事孔明,不可怠慢。否則便是不孝不義!!”
三子無不哭泣,依劉備所示,同拜諸葛亮。三人拜畢,諸葛亮急拱手回拜道。
“臣雖肝腦塗地,亦難報王上知遇之恩也!”
劉備搖了搖首,滿臉真切,與諸葛亮謂道。
“若無孔明,豈有劉玄德在此稱孤!?”
劉備說罷,又與眾官謂道。
“孤已託命於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卿等俱不可怠慢,以負孤望。”
眾官無不痛聲應諾。張飛苦苦大哭,已然泣不成聲。劉備向其招手,張飛急登而上。兄弟二人執手相望,劉備笑了笑,便與張飛叮囑道。
“孤與無雙還有三弟,立下誓言,歷經萬難,相從到今,幸賴你等從無相棄,否則孤早就死於非命。不想無雙先去不久,孤與你又於此地分別。待孤亡後,你萬不可輕生,盡力輔佐孔明,凡事多聽其見,國家大事,皆由你等二人抉擇同理。若他日蜀得江山,弟當西蜀王也。還望三弟謹記在心,勿負孤言。”
劉備說罷,便又教三子向張飛拜禮,稱其叔父。張飛眼流血淚,嘶聲而道。
“哥哥不必多慮。弟當一一依從。還望哥哥保養尊體,蜀不能沒有哥哥吶~!!”
這頭絕世兇獸,打遍天下無敵手的煞神,此時哪有戰場那滔滔煞氣,哭得像個孩兒,孤獨而又絕望,哭聲撕心裂肺,悲愴不已。劉備嘆了一聲,閉著眼眸,輕輕撫摸張飛後背,又低聲而道。
“卿等眾官,孤不能一一分囑,願皆自愛。勿負孤之所望。”
劉備一言落下,撫摸著張飛後背的手,緩緩落下,‘嘭’的一聲,震在張飛、諸葛亮、還有劉禪、劉永、劉理三人,以及殿下一眾蜀臣心頭。在這一刻,時間彷彿變得極其緩慢,所有人都是呆滯,一臉的不可置信。諸葛亮口齒打顫,平生罕有地露出悚然之色。
“王。。上。。?”
張飛聽著諸葛亮的輕呼,身體一抖,雙手抖顫得極其厲害,觸控著劉備的手,毫無反應,更兼冰冷無比。張飛如遭雷轟,大喝一聲哥哥,昏倒過去。劉氏三子紛紛嘶聲慘呼,眾臣疾奔向前看望。霎時間,慟哭聲響徹大殿,一聲聲撕心裂肺地呼喚聲,響不絕耳。
一代梟雄劉備逝去,終年六十歲,蜀中文武官僚,無不哀痛至極。諸葛亮依劉備遺命,與張飛暫且共理國家大事,穩定局勢。諸葛亮命群臣先隱瞞此事,莫要造起城內軍民驚慌,被唐軍有機可乘。而在此時,在成都城內,許多百姓連日拾到從城外射入的箭矢,無一例外,各支箭上,皆有書信,書雲,當今西唐王文翰乃天命之子,昔年誅殺張角,得《太平要術》學其精髓,已能駕馭雷霆,乃奉上帝所召,統領天下江山。頓時,這謠言在城內蜂起,不少百姓亦從城內將士口中得知,當日蜀王劉備引軍與西唐王文翰對陣,本是佔盡上風,哪知忽然幾聲好似雷般的暴響,蜀軍陣內突兀雷火沖天卷席,如若神蹟。蜀軍剎時潰不成軍,被唐軍所敗,蜀王更因此重傷,不知生死。百姓議論紛紛,半信半疑。很快這謠言,便傳到了諸葛亮的耳中。諸葛亮聽聞,神色沉重,急召諸臣前來商議。諸臣聽罷,無不神色沉重,特別是當日隨軍出行的文武,想起那日恐怖的光景,皆露畏色。張飛環目一瞪,厲聲喝道。
“文不凡裝神弄鬼,迷惑人心,正是要賺得我等自亂陣腳!!此乃彼軍奸計,有何俱哉!?”
張飛喝聲一出,眾臣皆是神色一震。法正沉了沉色,拱手而道。
“話雖如此,但那日事蹟詭異,我等只聽得雷聲炮響,便是地動山搖,火海一片,這又如何解釋?”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救命稻草
法正話音一落,頓時殿內迅速沉寂下來。諸葛亮神色一凝,在這多日思索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