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分驚異之色,恭敬地勢下一禮後,便再回去莊內。
劉備緩緩閉起雙眼,或者疲倦了,他竟然盤腿坐下。張飛欲要發言,潘鳳卻用眼色阻止,示意他莫要打擾劉備。
又過了半個時辰,劉備雙目緩緩睜開,猛地雙膝一跪,對著莊內扯聲大喝拜道。
“時下亂世,朝廷昏庸,亂賊多生,天下百姓受難於天,戰火肆虐,家破人亡!我劉玄德見得天下各地百姓顛沛流離,妻離子散,痛不絕已!望臥龍先生能出山相助,救天下萬萬百姓於水生火熱之中。我劉玄德在此,替天下百姓叩謝先生大恩!!!!”
劉備喝畢,猝然一陣颶風吹來,莊中大門驀然而開。劉備眺眼望去,只見院前立於一人,那人身長八尺,俊秀白淨,頭戴綸巾,身披雪白鶴氅,手執鵝毛扇,飄飄然有神仙之概,渾身散發著一股能以料儘先古至今所有之事的絕頂智慧,立在那裡,彷彿整個天地都以其為中心。
劉備看得驚歎不已,如見天上神仙,在此人面前,竟令他不由心生一種自愧不如的挫感。
那人正是劉備三番來見的,擁有天下第一智慧,智多勝妖的曠世奇才,諸葛孔明。
“想我諸葛孔明,為救天下蒼生,自懂事起,苦學百術,得以治國安邦之韜略,平定天下之謀策。苦等至今,只為等得心懷天下百姓之明主。今日終於等得,實乃天之所意,孔明在此叩拜上蒼!”
諸葛亮雙目爍爍,凝望蒼穹,雙膝一跪,連連三拜。待其起身時,左右書童叫道。
“有請劉皇叔入莊相見!”
第七百五十六章 四龍爭天之局
劉備聽得叫聲,這才從震驚中回過神來,連忙吩咐潘、張二人,只在門首等著。劉備心懷無限敬意,徐步而入。
劉備邁步而落,眼神與諸葛亮的目光接觸,不知為何,劉備只覺頓積在心中十幾年載的失落、怨氣、不甘即時煙消雲散,心中一片豁然開朗。
天運轉輪,驀然大動,天下各地須臾風雲大變。中原洛陽雷鳴轟動,西北安邑颶風狂肆,江東吳會細雨綿綿,其中三地似有龍鳴遊動之聲。
西川忽起一道火光,直射而出,那海市蜃樓照應在隆中天空,雲如化火,成龍影之象。
天之異象,難以猜度。
劉備的身軀被火光照得通亮,作揖施禮下拜喝道。
“漢室末胄、涿郡愚夫,劉玄德拜見臥龍先生。先生曠世大賢,胸有無盡韜略,心懷普天之民,備雖不才,但一心望救以世間黎民,平定戰禍,還以百姓安居樂業。此心天地可鑑,敢求先生出山相助,此實乃百姓幸哉,天下幸哉!”
諸葛亮目光清澈,神色嚴明,拱手回禮。
“南陽野人,疏懶性成,略學一二,濫克臥龍之名,屢蒙皇叔枉臨,不勝愧赧。皇叔先請入莊,你我座談一席,再論後事。”
“先生相請,敢不應從!”
諸葛亮燦然一笑,遂引劉備入莊,分賓主而坐,書童獻茶。茶罷,莊外靜幽,夜空火光時而可見。劉備、諸葛亮相對而視,少時諸葛亮先張口而言。
“昨夜剛歸,聞之家弟所報,聽聞皇叔所言,足見皇叔憂民憂國之心。但恨亮年幼才疏,有誤下問。更設罔問相攔,望皇叔莫要介懷。”
“先生乃世上人傑,備卻不過落魄末胄,能見先生已是萬福。望先生不棄鄙賤,曲賜教誨。”“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談天下事?只怕才學疏淺,叨擾了尊耳。”
“先生此言差矣,你抱經世奇才,才學足可定國安邦,韜略足以平定亂世。願先生以天下蒼生為念,開備愚魯而賜教。”
諸葛亮聽此,雙眼聚光,直逼劉備眼瞳之內。劉備抖數精神,凝神而坐。諸葛亮一笑,先是問道。
“皇叔先前答問,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