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在洛陽,曹操的義師右盟取得了洛陽後,對於接下來的要走的方向,分為了兩個派系。曹操、孫堅等人希望立刻緊追董卓的大軍,早日救出漢獻帝。而陶謙和張揚卻認為,留下來等候與義師左盟的大軍會合後,再一起聚勢而攻。
第三百四十六章 義師的總盟主
此時,董卓舊日的相國府,已成為了曹操等義師右盟諸侯的儀事之地,其他書友正常看:。
“洛陽距離長安路途遙遠,而且只有兩路可達。一路從潼關西行,一路由上洛直上。而潼關一路,路程最短,又有潼關天險,所以董狗必然走潼關。而我們若走上洛路線,這路程不但長,而上洛一帶出了名,山路多又顛簸,到時只怕我們剛到長安,麾下將士皆已筋疲力盡,到時若是遇到董卓的大軍來殺,我們必敗無疑。所以,還是留在洛陽,待義師左盟的大軍到來再做商議吧。”
陶謙坐在左席最前,扶著顎下白鬚說道。
“哈哈。關於這點,陶公儘管放心。因為,文不凡已在數日前為我們義師右盟取得了潼關!”
曹操忽然一笑,說出了一個驚人的訊息,頓時驚得左右兩系的各個諸侯皆是臉色愕然。
“什麼!文冠軍竟然取得了潼關。這…”
張揚滿臉的不可置信,這才想起已經消失了十幾日的文翰,當初他離開時,張揚便知他定有驚天之舉,沒想到竟然是奪潼關。
“嗯。文不凡可謂是經歷了九死一生,才將潼關奪得。諸公可白費了他一番心血,浪費他用命拼出來的大好時機。”
曹操見董卓如此倉促離開,便知定是沒有奪回潼關,心中對文翰不覺又是加深了幾分敬重。
“等等,曹盟主。汝怎麼就如此肯定,文冠軍成功奪取了潼關?”
“張公汝想想,若非董狗失去了潼關,怎會如此倉促的離開洛陽。而且據城中的百姓所說,董狗原本是做足了準備,想將他們一同帶離。但是最後卻是被逼捨棄了這些百姓。長安人口極小,沒有洛陽的百姓,根本就不顯京都的繁華。能逼得董卓捨棄了洛陽百姓,除了文不凡將潼關已是奪取這個原因外,曹某實在想不出第二個。”
“曹盟主說得雖是有理。但茲事體大,萬一潼關未在文冠軍的手上,這反而會耽誤了救聖上的程序。而且義師右盟連番與董狗的涼州賊軍作戰,如今兵力不到六萬,貿然去追擊,只怕會再損兵力,到時董卓大軍一來,義師右盟很可能會被其盡數吞滅吶。所以還是等義師左盟大軍到了洛陽後,再做打算吧”
陶謙仍舊希望留下等義師左盟的大軍,他的話亦得到不少人諸侯的認同。曹操正是苦惱不已,這時忽然有一風塵僕僕滿臉灰塵的傳令兵快步走來報道。
“報!吾授吾家太守之令,給曹盟主帶來密信一封!”
曹操眼色一凝,便是喝道。
“汝家太守是何人?”
“吾家太守,正是諸公口中的文冠軍!”
“哈哈,好!好!快快拿信過來,然後下去領賞!”
曹操大喜,竟親自迎向了傳令兵,傳令兵慎重地將懷中的密信交到曹操手中,曹操迫不及待地拆開信封后,便是觀閱起來。
信中文翰告訴曹操,他在數日前派出一隊斥候,到洛陽打探,已經得知洛陽被義師右盟取得的訊息。所以,他希望曹操儘快起程,領軍攻往長安,否則待董卓回到長安的大軍緩過氣來,定會派大軍來攻取潼關,其他書友正常看:。到時他可不敢保證能守多久。
“哈哈,好!好!諸公還請傳閱,看了這信中內容便不會再有所懷疑這潼關是否在文不凡的手上。”
曹操又是連聲大笑,將信傳給了陶謙,陶謙看畢又將信傳了下去,一陣後義師右盟各諸侯都已觀過此信。
“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