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然,忽地張口,緩緩而道。
“彰弟不畏強敵,甘願與將士同生共死,有此心思,實乃我大魏之幸也。不過正如荀公所言,你乃我大王王室子嗣,萬不可失。你便隨我一同前去荊州,早日撥得援軍來救,已解巫城之危罷!!”
曹丕話音剛落,曹彰忿然又拜,決意喝道。
“如今彼軍雖佔上風,但我等據城而守,勝負若何,尚且不知。況且我與皇兄一同離去,軍中將士必定有所動搖。弟我留在此處,不但可助皇兄穩住軍心,亦可激憤三軍士氣,與彼軍死戰!而那請援催軍之事,只需皇兄一人前赴便可!還請皇兄多加權衡!!”
曹丕聽了,神色連變,然後又作色嘆了一口氣後,扶起曹彰,眼光爍爍,沉聲謂道。
“彰弟所言甚是。如此,便依你言罷。不過你且多加保重,萬不可有何傷損,否則為兄他日如何有顏面,面對父王?”
“皇兄不必多慮,弟當小心行事。”
曹彰重重地點了點頭,雙眼泛著金光,璀璨逼人,顯得其身影似乎瞬間高大了許多。荀攸、許褚兩人對視一眼,皆為曹彰的膽氣折服。曹丕遂下令,教曹彰暫統三軍,然後便教近侍收拾行裝,當夜點齊數百快騎,連夜出城,望荊州方向疾奔而去。
數日後,陽光明媚,清風襲襲,山翠樹蔭,當真是大好風景。不過在巫城之下,風塵滾滾,風沙走石,卻有一股莫名的肅殺氣氛。且說唐軍蓄勢待發,隨著一陣擂鼓聲響,打破了多日的寧靜,唐軍三軍齊出,刀槍如林,旌旗蔽日,漫山遍野地向巫城進發。到了晌午時候,陽光燦爛,巫城四周震起一陣陣如若洪水氾濫一般的喊殺聲。只見各部唐兵,隊伍紛紛,或一、二千人,或二、三千人,望巫城圍攻殺來。各門守將見唐兵逼近,連忙急遣人通報曹彰。曹彰正於府衙之內,忽聽的喊殺聲四面逼來,頓時臉色大變,還未回過神來,便見三、四個兵士神色匆匆擁入,紛紛跪下報道。
“報!!西唐王世子文子熹,率三千兵馬攻打北門!!”
“報!!唐軍五獅上將張文遠,率三千兵馬攻打東門!!”
“報!!唐軍大將鄧士載,率三千兵馬攻打西門!!”
“報!!唐軍大將王子全,率約千餘兵馬攻打南門!!”
曹彰聞報臉色連變,急向身旁的荀攸問道。
“唐賊四面攻打城門,巫城危在旦夕,依荀公之見,眼下該當若何?”
“唐軍分兵圍攻巫城,東、西、北三門皆布以重兵,卻唯獨南門兵力稀薄。咳。。咳。。兵法雲,圍城必闕。正是如此。咳。。咳子文你且前往穩定軍心,已觀戰況,隨機應變。”
這過了數日,荀攸病勢非但沒有好轉,反而加重,此下連聲咳嗽,渾身少有生機,唯獨眼光炯炯有神。曹彰見了,連忙攙扶住荀攸,急切說道。
“我已知也。荀公你先去歇息,不必多慮,若有何事,我自會來報。”
“子文不必勞心。老夫苟存至今,已知命不久矣。老夫一生深受陛下知遇之恩,萬死難報,如今無論如何,亦要保住巫城。”
荀攸把手一招,徐徐而道。曹彰見狀,正欲張口去勸,忽然又有數員兵士來報,言各部唐兵已逼近城池,只怕不需多久便會發起進攻。曹彰神色一變,荀攸急急說道。
“戰事緊急,子文你快快去罷!”
曹彰聞言,重重頷首,與荀攸告別後,遂邁步衝出,望北邊城門趕去。待曹彰趕到時,只見文舜已然擺開陣勢,城下擂鼓大震,唐兵高舉兵器,大聲喊殺。城上數百兵士見狀,無不變色。此下在巫城之內,東、南、西、北四門各有六百餘兵士把守。曹彰據守北門抵擋文舜的兵馬,許褚把守東門,抵抗張遼的兵馬。郝昭因救曹丕有功,遣為典軍校尉,時下正把守西門,抵禦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