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了些;也知道目前的情況很不對勁。倭寇這個問題是一直以來就有的,眾商家也把這其中列為了海貿風險中的一項;基本上就是碰上了,大家都自認倒黴些,當然若是能不碰上那就最好了。也就是說少量的,不影響大局的倭寇;眾商家咬著牙還是能接受的。這一點那位李大人也應該非常清楚;他若是沒有發瘋;就應該知道把倭寇控制在大家能接受的程度;這樣,他也有錢拿;海貿也依然能進行下去。可是現在,倭寇把眾商家逼的都不敢下海了;這對誰有好處?
高老爺雖然很希望是李永祥精神出了問題——最好身體也出了問題,可他也知道這只是自己美好的想象,更大的可能還是事情已經到了某種不可收拾的地步。雖然高老爺很希望有什麼事情等他離任再發生,但他也知道現在江寧只是看起來太平,所以當張氏去信說她要過來的時候,高老爺立刻要求她不要過來。
高老爺實在不知道女人的心思,他不知道他這麼說,哪怕張氏原本有三分不願意來呢,這下也要變成一定要去。好在這一次張氏知道事有蹊蹺,見了信倒沒有生氣,只是有些驚訝,在她的感覺裡,高老爺當官一向沒什麼天賦,不過是資本夠好,後臺也夠硬才能走到這一步的,想不到這一次,卻彷彿有些靈性了?
而在這個時候,張家的話傳來了,張氏不由得開始糾結了:“媽媽,你說我要怎麼做?”
孫媽媽也很為難,高老爺明確希望張氏不要去,張氏過去了必得不到什麼好臉色,這對夫妻走到今天已經相敬如冰了,再鬧的厲害些,那成什麼樣子?可張家這邊的要求也不能置之不理。她想了想,總算找到一個理由:“我記得老夫人的壽辰快到了,不如夫人以這個名義過去?到時就算老爺生氣,也不會太過了。”
張氏看了她一眼,孫媽子道:“哎喲我的夫人啊,到了這時候您還想不開?就是對那個老太太服個軟,做些表面功夫。過後您要真不想理她,照樣還把她放在一邊就是了。”
“也不知江寧那邊,是個什麼情景。”
孫媽子一怔,她雖然見多識廣,畢竟眼界侷限於後宅。雖然張氏並沒有瞞她什麼,她也只想到了應是張家在那邊有什麼生意,不要以為勳貴家就真不在乎商賈之事,事實上這麼一大家子的吃穿嚼用,只靠田裡的出產和俸祿那是怎麼也不夠的,而且當今國策還同先朝不同,所以滿京城的勳貴人家就沒有不經商的。張氏此時這麼一說,她也就想到了後宅上,當下道:“據說還是楊氏當家,她這幾年也算是風光了。不過她是個識時務的,夫人去了,這一切必定還是夫人的。”
“媽媽的意思是我還是過去?”雖然張氏知道江寧那邊有些不妥,但她也沒有比孫媽子想的更遠。
“我知道夫人還是顧慮著老爺,但您去了也就是老爺有些不高興,可您要是不去……就連馬姨娘都會有些不妥呢。”
張氏看向她,孫媽媽囁嚅了一下,還是道:“我只是覺得,去了更好些。”
張氏抿著嘴,過了好一會兒終於點了下頭:“你說的不錯。”
是的,她若去了,高老爺會不高興,但她若是不去,張家都會不高興。她雖是高老爺的妻子,但她能有現在的生活,大半靠的還是張家。再說的白一些,離開了高老爺,她總還是張家的二姑娘,就像這些年在京城,她生活的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可要是離了張家……只是高老太太都不知要怎麼揉搓她了!
這邊張氏準備過去,而那邊安姐等人已經準備離開江寧了。其實早先高老爺就想讓自己的妻女家小離開了,為此還想了個理由——給他爹掃墓,雖然離他爹的忌日還有大半年,可這不要提前準備嗎?雖然這一次不是什麼大日子,可這不也是體現孝心嗎?不過他一提出來就遭到了高老夫人的反對。
高老夫人覺得在江寧的這幾年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