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自已發揮了。
基地的選址還要考慮到地質情況,綜合下來,海洋中適合做為基地的地方其實並不多。
“小唯,記錄下這個座標的位置,列為二級目標。”
“好的,李昱!這裡的條件其實還不錯的,為什麼不選擇這個地方呢?”小唯好奇的問。
“這裡的水深平均只有一百米,並不合適,我理想的中的水深條件是三百米到五百米之間。”李昱給小唯解釋。
“既然這裡不行,那麼我們出發去下一個目標區域?”小唯詢問李昱的意見。
“嗯,去下一個目標吧!”
天鷹號悄無聲息的飛行,僅僅過了五分鐘,就到達預定目標所在。
這是李昱出來考察的第十個目標,距離最近的島嶼也有一千公里,從周邊環境來說,是極為適合做為基地的。
隨著測量資料的匯總,李昱的臉上露出了笑容,“看來,這個地方做為基地是綽綽有餘啊!”
無怪乎李昱高興,目標區域的平均水深四百米,最淺處也有三百五十米,是一片暗礁區域中少有的平緩之處,地形起伏變化不大,稍加改造就是最佳的基地位置。
當最終測量圖出來後,李昱決定,基地就放在這裡了。
這是一處海底山脈所在,周圍的平均水深是六千米,李昱選擇的地方是山項所在,是不規則的四方形。
李昱在確定了基地的選址後,就雷厲風行的開始了基地的建設。首先要做的是把能量護罩架起來。
能量護罩技術,李昱終於開發出來了。能量護置本質上是一種處於高能量態的能量場,當然可以理解為電磁場在某處聚集,形成的壓縮場。
外星飛船上的材料,讓李昱的能量場研究有了巨大的突破,實用化的能量場終於可以投入使用,海洋中的基地是第一個使用的。
之前企業號也使用了簡略的能量場技術,那種技術有缺陷,表現為不可長時間的使用,防護閾值很低,可以說沒有任何用處。
嚴格說來,李昱現在研究出來的能量護罩技術並不是最成熟的技術,最理想的能量護罩技術,應該是大小、閾值可以隨意調整,形狀也可以隨意調整的技術,但李昱現在還無法研究出這種技術。
要想讓能量護罩動行起來,李昱並須佈置精心計算過的節點。
節點的布罩位置精度要求極高,在確定位置後,安裝工程就交給了智慧機器人。在水下,特別研製的水平施工機器人不受海水的絲毫影響。
根據李昱的設計圖,幾十號機器人就開始了施工。
李昱也沒有閒著,他正在對實驗室的圖紙進行修改。李昱之前設計的圖紙就已經提前考慮了地質情況,選擇的這個目標區域和設計條件相差不大,但也需要進行細微的調整。
機器人的施工速度很快,僅僅過了三個小時,節點就佈置完畢,李昱親自到海底佈置能量護罩的主控系統和能源中心。
能源中心是兩臺暗能量反應堆,主控系統是一臺光腦。節點已經用能量通道聯結起來了,當一切就位後,李昱返回了天鷹號,然後下令啟動能量護罩。
暗能量反應堆在主控系統的控制下正常啟動,澎湃的能量順著能量通道湧進能量節點,能量節點同時亮起,然後略帶藍色的能量護罩從地面升起,在距離海面五十米處合攏。
能量護罩看上去略顯藍色,主要是海水的作用,擴罩本身是不帶色彩的。
接下來,需要做的是排空護罩內的海水。透過特意留下的幾個出入口,海水被迅速的排之一空,只餘窪地中還有殘留的一些海水。
海水排完後,李昱要做的是平整地面,這個與當時在藏地的那個實驗室流程幾乎是一樣的了。有差別的是,這個基地的佔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