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真好啊!不愧為古都風韻,盡得江南飲食文化的精髓。雖然不似重慶的麻辣鮮香,卻自有清甜香醇的味道。南京的飲食很怪,要不然清甜生鮮,要不然就味醇香厚。這個好像長江沿岸的不少城市都有這樣的飲食習慣,反差很大。
沿著頗有些古風古韻的南京城城牆邊邊走著。三人只覺得一股歷史的悠長的氣息撲面而來,夜色中高大的明城牆就像一條趴臥的巨龍,蜿蜒綿長,在遠處漸漸融入暗黑中。
曲折彎延的十里秦淮河遠遠的望去,極像一條晃動的星河,隱隱約約的絲竹聲,使人覺得是仙樂在星河中飄浮。
“南京的文化底蘊很深啊!”
林雪兒伸耳仔細傾聽飄渺的絲竹樂聲感慨的說道。
“文化底蘊?”
周家欣如有所思。兩個地方,可以有地域上的差別,飲食習慣上的差別,總之可以有很多很多不同。但是全世界有一樣東西卻是相通的,這就是音樂藝術,這是能夠溝通心靈的橋樑,是上蒼賦予人類共同的語言。
對,就是音樂。我要用這個溝通心靈的橋樑,架起這長江兩頭的兄弟城市的人們心靈相通的虹橋;我要用這個人類共同的語言給南京人民一個嶄新的重慶人,重慶城的形象。使南京人覺得重慶人是可以信賴的兄弟。在最困苦艱難時,就會想到重慶,想起重慶人,就會知道一條長江的上面是他們的親人,是他們的第二故鄉。那麼在37年底日軍逼近南京時,會有更多的南京人毅然離開,跟隨民國政府沿著長江來到重慶親人身邊,來到第二故鄉山城重慶。而不會像歷史上那樣,茫然四顧,難捨故土,終遭敵兇!
看到不遠處一個掛著“南京炒貨”牌子的小店子,蘭蘭有些好奇,賣什麼的?周家欣給她解釋,這是賣炒瓜子花生的。蘭蘭就要跑去給家欣哥買點炒花生瓜子,這個周大少愛吃零嘴。
難得周家欣一揮手說:
“蘭蘭,別買了。今晚黑我只喝老蔭茶潤嗓子。我要把我知道的一些歌儘量教會你,讓你在首府南京,在這個千年古都開一場個人獨唱音樂會!讓你,讓我們山城重慶,名揚京都,遠播天下!”
兩個女娃子都知道周大少會不少歌曲。有時候聽他一個人哼哼,挺好聽的,想要他好生教教吧,他又一天到黑瞎忙。自從當了防空團團長後,這種機會就更少了。再說像今天這種獨處的時候也不多了,都有自己的手下一大幫子人,那有閒情逸致去教唱歌嘛。
姐姐妹妹和周大少興沖沖回到航空賓館。兩個女娃子洗漱一番後來到周家欣的屋裡頭,只見他已經列好了一個清單,正在嘴裡哼哼嘰嘰。林雪兒拿過來一看,呵,不老少,有好幾十首!
蘭蘭把老蔭茶續滿水,坐下來與林雪兒分好工。她識譜就記錄曲譜,林雪兒當然記歌詞了。
“第一首歌,《重慶城的姑娘》”。周家欣清清嗓子。
“高山青,綠水長,重慶城的姑娘美如水啊,重慶城的少年壯如山。高山長青,綠水長蘭,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哪,綠水長繞著青山轉---
第二首歌,《星星和月亮》:
星星和月亮在一起,南京和重慶在一起---”
好嘛,周家欣根據蘭蘭的甜美的嗓音特點,改編了數十首民族風情的,鄧麗君的,不知是誰的。反正首首曲調優美,婉轉動聽,你也不想想這些歌曾經好流行喲!他娃倒是把詞結合時情給改的比較貼切。
最後的結果是周大少至少喝了七杯茶,以至於一晚黑都睜著眼沒有睡著,兩個眼睛整得通紅。第二天來接他和蘭蘭倆個去見國母的航空委員會的官員還以為周家欣興奮了一夜沒有睡覺,心裡鄙視的認為畢竟是西南偏僻山城的土包子,沒有見過多大的天地。
更慘的是,曾經使周大少恨的牙癢癢的尖銳高亢的細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