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著大量的稻米、小麥、砂糖、紙張鹽、肉食,茶葉、絲綢、布匹、胡椒、蘇木等香料。一路向北販運。
而在河靜、順化等處港口,更有諸多的倭人或是駕駛海船前來貿易,或是搭乘南粵軍船隻到此,所運來的貨物,看了無不是令人眼熱心跳。
數以十船以上計算的硫磺,倒也罷了,這是南粵軍打造火器訓練精銳所必須之物。可是還有整船整船上好的赤銅。白花花的銀子,黃澄澄的金子,倭人運到港口之後便是換取稻米、布匹盔甲刀槍等物。
“寧遠伯此舉,怪不得有敵國之富啊!”那個籍貫浙江家中也做些海上生意的禮部員外郎見此情景不由得慨然讚歎。
“唉!做點小生意而已。否則,某家如何養活這數十萬軍馬,又如何開闢荊棘草莽?”
當在書房之中與王德化對坐飲茶之時。聽得王德化忍不住讚歎說出上述這番話,守漢謙虛的回答著。
“若是養家餬口,如何能夠用上好的黃銅為船隻包底?”
王德化很不客氣的指出了李守漢將黃銅碾軋成薄銅皮後包在船隻吃水線以下,這種超級敗家的行為。
這是他們登陸之時,手下人在碼頭上閒逛。不小心在一處幹船塢之中見到的景象,當即便將十幾個錦衣旗校驚呆了。這種行為,不亞於將上好的永樂通寶用來鋪路一般,要知道,那可都是上好的黃銅。如果用來製造銅器,可以獲得比鑄造銅錢幾倍的利潤。
“乖乖!要是寧遠伯能夠將包船的這些銅賞給我,回京城我就發了!”
守漢面對著王德化的指責,也只是打了個哈哈,“若不是為了往京師運輸錢糧便捷,某家也不捨得如此破費。”
一個小太監眼神的餘光一直盯著守漢桌案上那具正在嫋嫋冒著青煙的銅質獅子香爐,獅子的嘴裡正不停的向外吐出陣陣香氣,上好的香料薰染的整個屋子裡的人都是如醉如痴。
“好香!寧遠伯練兵打仗治理地方是一等一的好手,想不到日常起居,卻也是如此精緻!”王德化嗅了嗅,很是識貨的稱讚了一聲。
“這應該是木骨都束出產的上好**吧?”
木骨都束便是摩加迪沙的古稱,當年三寶太監下西洋時多次在此停泊。將**、沒藥等非洲出產的物品,包括被認為是麒麟的長頸鹿帶回國內。王德化身為司禮監掌印,對於老祖宗鄭和的功績自然是心嚮往之,況且,他入宮之初,天下正是太平之時,宮中所藏的**也曾經見識過。只不過這些年,四海刀兵四起,宮中又缺少錢糧。不說是**、龍涎香這些海外奇珍,便是麝香的來路也是時斷時續。
“你們幾個猴崽子,不要以為自己在宮裡就是什麼都見過了,告訴你們,差得遠呢!在伯爺這裡,知道什麼是井底之蛙了吧?”王德化板起臉來,教訓隨行的幾個心腹太監和乾兒子。
“公公,此言休要再提。這東西若不是今日要接旨,某家也捨不得用。有些**和龍涎香,乃是天方大食商人遠途運來,原本打算隨同錢糧一併送入宮中,今日接旨時焚香才捨得一用。”
王德化卻也不再說什麼,從旁邊一個小太監手中取過用黃綢緊密包裹的錦盒,內中一個朱漆描金盤龍匣子,他從匣內小心翼翼取出以黃綾暗龍封套的聖旨。“伯爺,今日這裡便是你我二人,那些龍牌、跪拜的禮節便免了。這是皇爺的旨意,請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