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了個絕佳的氛圍,最終必將導致國亡之於外族的可悲下場,道理很簡單——武人無地位的話,誰又肯去從軍,軍無戰心,又談何威懾四方,外族不趁機興起才是怪事了,很顯然,此路行不通!
似盛唐時期那般給予武人以極高的地位,甚至讓各節度使能按編制招募足額士兵,並加以訓練,當然能保證軍隊的戰鬥力,至少在外戰上是絕對不會吃虧的,可如此一來,卻又埋下了武將作亂的隱患,而且必定是無解的隱患,就算沒有安祿山也一樣會有其他節度使起來造亂,中央政權一樣要毀於內亂之中,毫無疑問,這條路顯然也行不通。
軍隊乃是國家的暴力機制,太過強勢不行,太過弱勢也不成,要想取得一個平衡點實在是太難了,難得即便是活了兩世人的李貞都為之撓頭不已——儘管李貞目下還只是個親王,考慮這個問題似乎太早了一點,可對於李貞來說,他既然穿越而來,那自是要有所作為,哪怕經過努力也無法登上帝位,他也不想碌碌無為地過完這一生,總得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些自己的印記才是,就李貞本人而言,他是絕對希望站在世界之巔的大唐能永遠地走下去,始終保持強盛不衰,哪怕李貞將為此付出天大的代價,他也絕對不會後悔,所以,他不斷地在探索著,私圖解開這道難題,武舉固然也算是一種嘗試,可李貞卻深深地知道武舉並不解決此問題的良藥,只能是個緩和劑罷了,對改變朝廷無將可用能有一點幫助,卻無法徹底解決府兵制的不足,故此,李貞思慮再三之後,打算嘗試一下軍事學院制。
軍事學院制算是近代的產物,後世軍事強國的軍隊建設基本上都是採取這種制度,已經被近、現代史證明是可行的建軍之道,當然,要想實施這等制度,有著眾多的先決條件——其一,擁有一大批有經驗的教官,其二,要有成體系的教學理論,其三,要有如此建軍的現實需要——戰爭便是最好的理由,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條——要能得到最高領導人的認可。
大唐對外戰事不斷,有戰爭經驗的軍官是不缺的,可能有資格充當教官的卻是不多,不過真要找,卻也算不得難事;至於教學理論,那就更簡單了,中國自古以來就不缺各種兵法,遠的如《孫子兵法》,近的有《衛公兵略》,各類兵書可謂海了去了,頭兩條都好滿足,可後兩條卻不是那麼簡單了——不說如今大唐對外戰事節節勝利,根本無變革的動力,也不說說李世民那頭未必會認可這一策略,就算老爺子能同意試試看也未必就能成事,無他,軍事學院制必然會衝擊到現有武將集團的根本利益——如今軍中將領基本上都出自軍人世家,即便是各親王的衛隊也大多如此,唯有李貞手下這支親衛隊算是個特例——其中大多數軍官都是李貞從草根中挖掘出來的,很顯然,李貞若是倉促提出軍事學院制的建軍思想的話,一準是大敗而歸的下場。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一條乃是恆古不變的真理,李貞自是心中有數,他也從不打無把握的仗,之所以要選擇安西作為自己的之官所在地,除了因是要建立一個穩固的基地,為後續的奪嫡打下個良好的基礎外,更為重要的是李貞打算在這山高皇帝遠的地方一展抱負,實驗各種新式武器,先進思想,以備將來一旦能奪得帝位,立馬可有借鑑的東西,而安西之地便是軍事學院制一個很好的試驗場所——安西乃是邊疆,並不實行府兵制,而是採用邊軍的募兵制,兵員上的限制雖有,可並不算嚴格,就目下的三千五百兵馬而言,離足額六千人尚有很大的缺口,更別說將來一旦打起仗來,兵額的限制還將進一步放鬆,能有如此一個試驗新軍制的場所,正是李貞所想之事,不好生利用一番,那李貞也就枉自穿越了一回了。
貞觀十六年七月二十三日,奉旨接任安西都護府大統領的越王李貞抵達玉門關,旋即以王妃有孕在身不好輕動為由,派人以六百里加急向遠在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