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餘英軍投降,在馬來、泰國等等之地,帝國皇軍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所過之地無論美英荷各**隊皆紛紛落馬俯首,唯獨在緬甸一地陷入苦戰。
實際上裕仁天皇非常難以理解既然英國人都向印度敗退而去,中國遠征軍為何而來?保衛他們僅存的國際交通線?整個東南亞已經進入帝國掌握,區區一個緬甸還能翻天不成?
切斷中國所有對外的交通線已經成為了帝國總體戰略之中的一個重要的戰略環節,孤立中國已經成為必然,原本準備以二個師團輕取的緬甸,結果投入了七個師團又四個旅團反而陷入了空前的激戰之中,這反而讓裕仁天皇感到十分的迷惑不解?
尤其是近衛第一師團與第四師團再度增援緬甸,導致了緬甸作戰的兵力甚至超過了南方軍在東南亞作戰的總兵力?一度裕仁天皇想撤換第十五軍指揮官飯田祥二郎,但是緬甸方面已經發生了一次師團級指揮官臨陣換將的事件,所以只好收回的命令。
不過,這絲毫不影響奮勇戰詔書的下達,在皇命之前,普通士兵的生命已經變得無關緊要的東西了,關鍵在於如何儘快的拿下同古城這最難啃的一塊骨頭,有了殲滅重慶方面最為精銳的主力青年軍,並且切斷中國對外的最後一條援助路線,可以作為大日本帝國此番東南亞作戰階段性勝利結束的標誌。
第六百三十九章 意志的較量(四)
第六百三十九章意志的較量(四)
同古城在戰火中變成了一片真正的廢墟,尤其是老城區的老鐘樓街沿線,所有的建築物全部被炸倒,在一片片的殘垣斷壁之間,中國守軍與日軍進攻部隊在有一屋奪一屋,有一樓爭一樓,激烈戰鬥的結果是一片瓦礫和屍體,在激烈的交火中,中國遠征軍新一師所部裝備的大量自動武器發揮的了應有的功效,面對日軍所裝備九九系列步槍、卡賓槍與輕機槍,中國部隊的武器從效能到火力投射方面全部佔據了優勢。
而且,據守同古的又是青年軍赫赫有名的英雄師,官兵們高呼著保衛南昌榮譽與日軍決死一戰,日軍幾乎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傷亡,尤其是在城東高地方向,日軍第六師團死傷了三千餘人,但是寸步未能前進,師團長神田正種親抵前線督戰也絲毫起不到任何作用,這種幾乎是毫無希望的進攻讓日軍官兵都感覺到了絕望。
敵我雙方的官兵在殘垣斷壁的瓦礫之間幾乎在爬在屍體上進行交火的,慘烈的爭奪戰讓日軍傷亡累累,士氣也開始逐漸的下降,看似日軍好像是佔領了同古的整個外圍周邊陣地、機場與大半個老城區,但是實際上這些區域都是中國守軍頑強戰鬥後主動放棄的,真正中國守軍主力全力固守的區域日軍一寸也未攻進去,雖然老城區的老鐘樓沿線進行了反覆的轟炸和野戰重炮的炮擊,甚至使用了大量最新式的汽油彈進行攻擊,在連續爆破之後也未能全部佔領封堵牆一線。
而在日本本土,1942年3月20日,緬甸作戰的第十三天,日軍參謀總長杉山元上奏天皇,提出要從其它方面呼叫若干兵團,與在華師團共同進行稍大規模之作戰,其作戰目的為殲擊國民黨中央軍,或攻佔對重慶政權能構成直接威脅的戰略要地,或策劃使敵各軍分崩離析而使重慶政權失去統制力,對於國民黨政府中央軍的打擊應集中在對其精銳主力上,尤其以青年軍組成的遠征軍各部為主,只要消滅的中國遠征軍,中國國民黨政府至少三到五年之內無法組建起這類精銳部隊,那麼在切斷中國戰場之最後交通線,以重兵威脅滇緬中國西南腹地,徹底完成對中國重慶政權的戰略包圍,以徹底解決中國事變,抽出兵力穩固遠東和東南亞,將滿洲與中國納入日本帝國版圖。
日軍參謀總長杉山元的戰略確實不同凡響,基本上達成了對中國總體戰略的最後絕殺,其用心可謂陰險之至。
同古的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