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辛聽候,頓時大喜,第二日早朝,當眾宣旨,奈何商容率群臣進諫,帝辛只能作罷,事雖未成,但費仲卻得到了帝辛的賞識。
隨後,費仲進言道,“大王因丞相之諫而放棄挑選天下美女,此乃大王之仁德,臣願為陛下暗地尋訪美人以獻於陛下。”
帝辛一聽,心中大喜,當即下令讓費仲辦理此事,恰逢四大諸侯率眾多小諸侯朝見於朝歌,此時太師聞仲不在朝中,聽聞費仲深得帝辛信任,故而紛紛送禮以交好於他,唯有冀州侯蘇護,性如烈火,剛正不阿,沒有送禮巴結於他。
費仲知道後,心中頗為惱怒,故而派人調查了蘇護一番,竟得知蘇護有一女,名妲己,生有傾國傾城之貌,頓時欣喜。
他立時進宮將此事稟報於帝辛,帝辛聽後,頓時喜出望外,於是便宣蘇護前來朝見,想要讓他將女兒送入宮中為妃。
奈何蘇護乃是一個死性子,義正言辭地拒絕了帝辛,帝辛聽候,頓時大怒,欲將蘇護正法,幸得商容和眾臣求情,才免其一死。
但是他也被帝辛下令速歸封國,不得久留與朝歌,蘇護聽後,在謝過商容等眾臣之後,便拂袖離去了。
回到驛站之中,眾家將聽聞之後,紛紛為蘇護鳴不平,蘇護越想越氣,在離開朝歌之時,在城門口寫下:君壞臣綱,有敗五常,冀州蘇護,永不朝商。題完詩後,便領著家將出了朝歌,前往自己的封地冀州而去,一路馬不停蹄。
而此事被費仲知曉之後,當即上報於帝辛,言道,“大王,蘇護不滿大王之所求,在午門之上題下十六字反詩,臣抄錄了一份,上呈大王,還請大王處置。”
帝辛接過一看蘇護那所題之詩,頓時大怒道,“賊子如此無禮,孤體諒上天有好生之德,才免了他的死罪,令他重返封國。
他竟然敢寫下‘永不朝商’的大逆不道之言,實在是罪不可赦,傳旨殷破敗、晁田、魯雄等,統領大軍,剿滅蘇護。”
商朝大軍進逼冀州,蘇護趕忙列陣迎戰,雙方皆有能人異士,一時間倒也相戰不下,蘇護之女妲己見冀州百姓因為自己而遭受戰火之災,心中不忍,只能含淚與父親蘇護商量,讓蘇護將她獻於帝辛,以解冀州之危。
又得西伯侯姬昌來信,言明其中厲害,蘇護為了冀州百姓,只能忍痛開城投降,向帝辛獻上女兒妲己。
帝辛知曉之後,心中大喜,當即命大軍撤回,讓蘇護帶著女兒前來朝歌,而商朝的動亂也將因此拉開了序幕。
…………………………
在投降之後的第二日,蘇護點齊三千兵馬和五百家將,整備氈車,好讓妲己乘坐,妲己在母親的陪同下梳妝打扮好。
只是母女二人的淚水好似一直停不住,婉轉悲啼,讓人聞之都覺得有些傷心,但為了冀州百姓,再不捨也得捨得才行。
妲己上車之後,蘇護便率領大軍前行,臨別之時,冀州百姓紛紛夾道相送,妲己見之,悲傷之情更顯,手中緊緊地握著玉墜。
這枚玉墜倒也奇特,好似只是一半,看著這塊玉墜,妲己眼中流露出無比哀傷之情,好似在訣別一般。只因此玉墜本是一對,她與伯邑考一人一半,此時進商,算是從此斷了緣分了。
當天傍晚,大軍行至恩州,見天時已晚,蘇護便下令入駐驛館,暫住一晚,明日再啟程。
蘇護將妲己安置在驛館內堂,並派侍衛駐紮四周以保完全,只因聽驛丞此地有妖魅作祟,但天色已晚,卻是不宜趕路,只能小心為上。
……
……
………………………………
第九十一章 狐妖附身
第九十一章狐妖附身
卻說在這恩州城外,有一陰森之地,平日裡也沒有人敢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