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拉雜雜的,老人家並沒有多說。男子在外頭已經夠辛苦的了,這內院的事情,更不能讓男子操心了 。而且,攪在裡頭的,是她的親女兒和外孫女。她雖然明理,沒有偏幫著,只是在心裡兒媳婦總是比不上女兒更招她疼,所以那些事情才一直壓 到現在。她也冷眼看著,如果女兒她們真能成事,也未嘗不好,就算是不成,也讓她們吃一塹長一智。只是今日孫子一問,她知道,這事再不能 不管了,再放任下去,沒準就要惹禍了。
正文 231 送鍾和烏梅
太福晉歇了歇,才繼續說道,“這畢竟是女人家的事情,也不用你去捎話了。等過幾天,讓你額娘跑一次就好。我隱約聽著,皇后娘娘身子 不穩當,現在還是不要煩勞她才好。等過幾天聽著大好了,就讓你額娘去探望一下,順便也把這個事情給辦了。”
“你媳婦那裡,你還是好好跟她說說。雖然心大了些,見識短了些,但素日還是不錯的,待你更是沒話說的。”
說道這兒,老人猶豫了一下,打發心腹去外頭看著,才壓低了嗓子說道,“你的心思,我也知道。那時候以為是個好事,那孩子又是我打小 就看中的,可沒想到陰差陽錯的,就此錯過了。只是錯過了就是錯過了,你也不能老放在心上。”
景陽猛一聽這麼說,靜默了片刻,才澀聲道:“么嬤說的是什麼啊。孫子只是對主子的一片忠心罷了。”
太福晉看著孫子,長長的嘆了口氣,這事兒,不怎麼好說,除了漢人的那句造化弄人外,忠心也罷,痴心也好,老太太只盼望著孫子能舒坦 些。
景陽也不想在這個上頭多說什麼,就說起了別的打算,“孫兒心裡有個盤算,還想先跟么嬤知會聲才好。阿離眼看著也大了,這次回來景渙 曾跟我說過,這孩子磨著他,要去軍營裡歷練。孫兒想著,這孩子才十二歲,去軍營還是太小了,只是有這份上進心還是好的。就打算把他挪到 外院,再請幾個更好的師傅來錘打錘打他,文字上頭,也不能白丟了。日後,不管是跟著他叔叔去軍營,還是走孫兒的老路,都是個說法。就是 他弟/弟恆昌,也是不小了,就不要分著兩回忙碌,索性跟著他哥哥一起挪出去。孫子往日裡一直在外頭跑著,疏忽了這孩子的教導。這孩子雖然 身子弱些,但總一個勁兒的只疼著他,也不是個好事。至於丹若丹罌姐妹倆,還是想請么嬤多煩勞些,多帶在身邊。大的那個,都快出閣了,還 需要您老多指點著她那些為人媳婦的道理。那個小的,也就讓她給您解個悶。”
老太太這一聽就是一驚,照著孫子的這個說法,這幾個嫡子嫡女,就一個也不留在了芳穎的身邊了,看來,孫子這回是氣大發了。雖然也有 點心疼芳穎,可又一想,芳穎確實有失妥當。而且那幾個孩子,大格格雖然佔著個頭胎,只因為是個女兒,芳穎那時候還很收斂,所以還算教養 得不錯。而阿離,雖然是嫡長子,芳穎倒是想寵得厲害,只是架不住孫子也很看重,管教得很嚴,倒也沒移了性子,看著出息。可那小的一對, 因為是龍鳳雙胞,又佔著這小的名份,簡直就被寵上天了,而自己幾個也看著雙胎體弱些,就格外縱些,孫子也越見忙碌,顧不過來,就有些太 過驕縱了。不管怎麼說,兒孫後代才是府裡以後的根本,老太太雖然疼愛女兒外孫女,可為了日後,還是點頭應了。
不說等會兒芳穎知道了丹若的事情,會如何怒氣沖天,會如何把芳儀恨得牙癢癢;也不說芳穎在得知幾個孩子都要搬離,又是如何的傷心, 也不想想自己都做錯了什麼,只是更把這筆帳也記在了芳儀的頭上,只說這太子承祜和三阿哥胤礽兩人一路沉默著回了紫禁城。
只等過了金水河玉帶橋,胤礽才問哥哥,是否要把今日得知的告訴額娘。不說吧,上次額娘說了,不能這樣遮瞞著,要說吧,又擔心額孃的 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