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發自內心的正義,雖然他也衝動,但他是因為疾惡如仇而怒髮衝冠,當然,是人都有缺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魯智深也有不良的惡習,就是奢酒如命,而酒後易失態,會犯錯誤,但是其本性是善良的,所以終成正果。他得以善終,是水滸傳中極少的例外,這難道說只是天意,與其天性的淳樸和自身的覺悟和修為密不可分。
作者對魯智深的的家庭出身和家境沒有做過什麼交待,他出場時就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武官,延安府的提轄官,並且已有多年的官場生涯,自老種經略相公當權時就開始做提轄,做到小種經略相公時仍然是提轄官,生活條件相對優越,社會地位不低,但不知怎麼的,他無家無室,無妻無子,想必在他的頭腦中根本沒有家的概念,他過著進門一盞燈,出門一把鎖,來去兩無礙的生活,象他那樣的從內涵到外表都粗獷的漢子根本就不是那種討女人喜歡的人,他自己也不以為意,梁山上的好漢大多是沒有家庭或有家庭而破碎的人,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會義無反顧地幹自己的事業,沒有拖累,沒有牽繫,林沖盧俊義等人是例外,但結果還是一樣。
魯智深一點不懂兒女私情,他粗曠豪放,如果不是因為以後發生了那麼多的事,他會一直很好的生活著,逍遙自在,但他是水滸傳這部大戲裡緊隨著高俅李進出場的風雲人物,可見其在本書的重要性,做為好漢,魯智深不僅膽氣過人而且生得膀大腰圓,力大無窮,為人豪爽,落落大方。
二
九紋龍史進在去延安府尋找他當經略的師傅李進的時候,來到渭洲,無意中遇上了魯智深,他們二人都是豪爽的漢子,一見如故,惺惺相惜,魯智深為表朋友之誼,要做東道邀請九紋龍去喝酒,在集市中碰到了李進早先的一個師傅打虎李忠,他正在耍槍弄棒賣狗皮膏藥,魯智深得知李忠是史進的師傅因而也邀請他一同前往酒店喝酒,哪知李忠卻不大領情,貪圖小利小惠,捨不得撤場,還要繼續做他的買賣,叫魯智深他們在旁邊等他,魯智深是個性急的人,做事幹脆利落,見那李忠拖泥帶水,因而說道:“誰耐煩等你,去便同去”李忠卻說這是小人的衣飯,如果你等不及,你們就先行,魯智深見他還是捨不得放棄眼前那一點繩頭小利,心裡免不了有些焦燥,忍不住攪了他的場子,把那些圍觀的人一推一交,並大聲嚷嚷,這廝們夾著*撒開,不去的酒家便打,那些旁觀者一鬨而散,李忠看沒戲唱了,心底有氣也無可奈何,從這裡可以看出魯智深待人接物,全憑意氣相投,史進豪爽他便敬重,李忠婆婆媽媽,粘粘糊糊,他便看不上眼,他也毫不掩飾自己的喜惡,全顯露在臉上,表達在行動上。
魯智深幾個人找到一處酒店,吩咐酒家好酒好菜只管上,不問價錢,不管貴賤,只圖喝得開心,吃得痛快,梁山上的幾乎所有的好漢對於吃喝都是一樣的風格,《水滸傳》中這種吃喝的場面很多,而且那些好漢們幾乎個個都能吃能喝,特別是魯智深李逵武松等人的肚量更是令人咋舌,這並不奇怪,消化的能量多體能就大,一個人能吃兩個人的東西,他就擁有兩個人的氣力,如電影〈大鴻米店〉裡那個主人翁就是一個能吃能幹的猛漢,一兩百斤的米輕輕鬆鬆地掮在肩上還能健步如飛,象是一隻力大威猛的大熊,魯智深他們有過之而無不及。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