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臉茫然。
白雷雷家在湘南省,小時候見家裡老人經常用這個辦法釣魚。她取來一根竹子的細枝,詳細給眾人講解了一番:“先擷取一根五六厘米長的竹枝,要這種帶節的。將兩頭削尖,用火烤一下再彎成U形。
再取一節蘆葦杆、或其它類似植物的中空莖杆,煮熟晾乾後,剪下半厘米的一段蘆葦皮圈兒,套在U形竹枝上,用煮熟的花生或玉米作誘餌,插到皮圈之間。
最後將U形竹枝繫到魚線上就行了。魚兒吃誘餌時,會將蘆葦皮也咬下來,那U形的竹枝就會張開,扎進魚嘴,魚就上鉤了。”
王胖子聽完,露出了驚訝的神色道:“這一看就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技巧,尋常人是想不到的。只是,這種辦法真的能釣上魚麼,看起來有點懸呢。”
白雷雷解釋道:“製做這個是需要一點經驗和技巧的,竹枝的粗細、蘆葦皮的大小都有講究,要根據魚嘴的大小進行調整。再就是魚餌,花生和玉米我們都沒有,如果用其它東西代替,得想好怎麼掛餌。”
這種辦法的缺點是需要摸索經驗,優點是材料純天然,竹子有的是,量大管飽,也不用打鐵、磨尖、打把子、滲碳這些步驟。
肖恩這時又想起了什麼,問道:“你們這兩天釣魚,用魚杆了麼?”
里奧他們搖頭,“試過用竹杆,但是不太好用,這裡的魚都挺大,上魚時不敢用力,一不小心就將竹杆拉斷了。所以我們乾脆就用手把線,一直不敢釣太大的魚,魚鉤也特意做小一些,釣一些中小體型的。”
肖恩點點頭:“如果沒有合適的魚杆,釣小魚是對的,拉魚線很容易割傷手。不過,之前我們做箭桿時用的四拼竹工藝,讓我想到了一種古代製做魚杆的辦法,那就是六拼竹魚杆。”
眾人一聽來了興趣,如果有給力的魚杆,以後就可以釣大魚了,魚獲就更多了。
六拼竹魚杆,顧名思義,和四拼竹箭桿的製作工藝類似,主要的兩點區別,一是四拼升級成六拼,每根竹條的截面角度由直角改為60度;二是魚杆與箭桿不同,魚杆要有錐度,前細後粗,承受拉力時能形成合理的弧度,防止爆杆。
竹條要想加工成60度截面,每次都現量角度肯定不行,要先製作一個帶60度凹槽的刨床,可以用兩根長木方,各將一條稜削成30度,然後靠在一起,形成一個60度角的凹槽,將竹條卡在其中,用刨子進行刨削,就能高效地刨出60度角。
魚杆的錐度,要在拼接完成、膠乾透之後,再進行刨削而成。為了方便加工,也要在刨床上做文章,用兩塊長木板做刨床,中間留一條與魚桿直徑等寬的縫隙,在縫隙中塞一根木條,木條一端與兩邊的木板平齊,另一端稍低,整體與木板呈一個很小的角度。
將木條牢牢固定之後,將魚杆卡在這個縫隙中,將前端露出來用刨子進行刨削,刨幾下就將魚杆轉一個角度,像削鉛筆一樣,慢慢地就能刨出錐度來。
釣魚的困難解決了,白雷雷又給大家演示了搓草繩和打麻線。
搓草繩的手法有口訣:
兩股稻草兩手提,
拇指壓掌股夾住。
磨合兩掌股交換,
如此反覆搓成繩。
稻草添接漸搓長,
想搓多長就多長。
大部分的繩子,不論是草繩還是麻繩,製作的原理都大致相同,就是將稻草、麻線分兩股或三股,分別朝同一方向旋轉,同時再將多股擰成一股就oK了。
搓草繩也不例外,兩手各握一股稻草,將雙手攤開交錯壓住兩股稻草,搓動雙手其實就是將兩股稻草分別擰成細繩,“股交換”就是將兩股編成一股。一把稻草用完可以再接續,前後重疊一段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