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緯度確定為9.2度,那麼日晷的相對於水平面的傾斜角就是90度-9.2度 = 81.8度。
赤道式日晷是有兩個晷盤的,當太陽直射位置越過赤道、轉向北半球時,就要用到朝北的一面。
當太陽直射位置轉向南半球時,就要用到朝南的一面。
這兩個晷盤不必非要背靠背,只要各自朝向、角度正確就行。
那塊巨石的頂上有一大塊凸起,石悅打算在其南北兩側各雕一個晷盤。
先修修大型,再開始放線、開鑿。
開鑿的過程跟磨盤差不多,泰勒等人也跑過來幫忙。
她將靠尺、線錘、量角尺這些工具都留了下來,邊鑿邊用工具校正角度。
盤面鑿平後,在中間掏個洞,插一根鐵棍兒,等到第二天日出之時,將晷針影子的位置標記好。
以中間的洞為圓心畫一個圓,將圓24等分,其中一條分割線落在日出的位置,在旁邊寫一個“6”,後面每格依次標註。
線、數字全劃好之後,再照著線開鑿。
兩天後,日晷製作完成。
沈曼如觀察了一下,因為現在剛過夏至不久,白天還是稍長些,每天6點天亮,6點十幾分天黑。
於是他們規定,前來打工的人,每天8點上工,中午12點休息,下午1點半上班,5點半下班,每天工作8小時,不加班。
他們這裡的工作大都是體力勞動,晚上人的體力下降,又沒有照明,加班沒什麼效益。
除了日晷之外,他們還在這塊巨石上打了個眼兒,插了根竹釘,上面掛一個木板,把當月的月曆完整地寫在上面,包括公曆和農曆,過到哪一天就在日期上打個勾,供所有人參考。
他們登島那天是2020年2月1日,正月初八,這個是肖恩記住了的。
後面的農曆就需要推算,推算規則肖恩大致瞭解。
華國農曆的推算遵循兩個大原則:
一,農曆的一個月是29或30天,要保證每月天數的平均值接近29.53天,也就是月球的公轉週期;
二,農曆的12個月是354或355天,比公曆少11天多,累計三年就會少一個月,所以農曆要每三年左右閏一個月,以補足偏差。
增加閏月的原則是,要保證公曆冬至這一天,也就是12月21日,落在農曆的十一月當中,如果落不進去,就需要在當年閏一個月。
華國官方對農曆推算有統一的國家標準,細節比較複雜,但只要把握以上兩點,與官方的農曆就不會有太大的偏差。
按上面的規則向後推算,2020年的農曆需要閏一個月,才能保證冬至落入農曆的十一月。
他們這裡農曆的主要作用就是推算潮汐,所以第一條比較重要,第二條就隨便選個月閏一下就行了。
實際當中,2020年的農曆是閏四月的,有兩個四月;下一次閏月是在2023年,閏的是二月。至於應該閏幾月,其實都可以,統一定一個就是。
島上有了時鐘,有了日曆,日子過起來就更有盼頭了。
……
一個多月後,2020年8月16日,農曆六月廿七。
晚飯。
六人每人手裡捧著一個大饅頭,圍坐在餐桌前,淚流滿面。
半年了,頭一次吃饅頭。
雖然不是白麵饅頭,但也很接近了。
藜麥從種植到成熟,需要三至四個月。
幾天前,他們種的第一波藜麥終於成熟,收穫了一百多斤。
藜麥的麥粒表面有一層薄膜,其中含有皂苷,味道發苦,需要除去。
他們將藜麥收割之後,先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