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時候。所有人的目光又被吸引到阿根廷的馬島上去了,真可謂大事一件接著一件。
1982年3月21
i,一群阿根廷當局僱傭的五金商人強行登陸了南喬治亞島,他們在那裡建立了營地,並升起了阿根廷的國旗。英國為此強烈抗議,敦促阿根廷zhèng
fu召回這些人員。並向英國道歉。但阿根廷置之不理。
幾天之後,阿根廷海軍少校吉耶額摩?桑切斯率領他指揮的的特種部隊在鯡魚灣雷克岬登陸。他們在夜視鏡的幫助下依靠漆黑夜sè的掩護率領84個士兵向前推進,攻下英**隊的兵營、總督府以及斯坦利港,英國駐馬島zhèng
fu投降。這一場仗有一名阿軍士兵陣亡,英軍有一名官兵受傷。
這場發展過程與前世一樣。只是時間稍有差別的戰爭就以這種方式開始了。
僅僅死傷兩人的衝突算不上大事件,有時候一些年輕人喝醉了酒而引起糾紛時也許還不止這點點傷亡,根本稱不上一場戰鬥。
但這件事的意義卻不同尋常,這不僅僅是兩個國家的軍事衝突,更主要的是其衝突的一方中有一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戰鬥爆發之後不久,不但英國就將抗議檔案提交給了聯合國。請求常任理事國開會討論對阿根廷的制裁問題,要求阿根廷立即撤出侵佔的島嶼並向英國道歉和賠償,而且幾個大國也發表了自己看法,以美國為首的國家措辭嚴厲地要求阿根廷立即退兵,否則將採取相關制裁措施。
中國、蘇聯當然依然是一如既往地發表了敦促衝突雙方在聯合國框架內談判解決相關爭端,兩方都必須冷靜下來認真磋商,不要使矛盾激化。蘇聯還在申明中暗示英國佔領馬島是不應該的,秉承了過去大英帝國的做法。應該坐下來與阿根廷好好談判。
從這些大國的反應可以看出,美國和法國zhèng
fu是站在英國一邊的,而中國則是坐山觀虎鬥,蘇聯暗地裡希望雙方打得越激烈越好。
當然,中國其實也是和蘇聯一樣的心思,只是中國人不說而已。
當大國的目光都移到小小的馬島上時,對伊拉克政局變化的關注度自然減少了許多,很多人甚至都忘記了還有這麼一回事。
烏代因此而順利上位,國內主要媒體開始不斷刊登各個高官效忠烏代的文章,也刊登了不少普通民眾對烏代的良好印象和希望他帶領伊拉克人民走出困境的期盼。
當然,媒體也恢復了對烏代戰神的吹捧,那些說膩了的英雄事蹟再一次在媒體上鋪天蓋地,烏代的大幅相片開始在全國各大城市懸掛起來。
看到局勢一步步朝著自己理想的方向邁進,烏代高興極了,心裡對郭拙誠的安排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特別是發動政變的時間拿捏得如此準確,幾乎與馬島戰爭爆發同時進行,從而大大轉移了人們的注意力,實在太神奇、太美妙了!
烏代坐上總統寶座,雖然法理上不是很能佔住腳,但情理卻很名正言順。因為在中東國家裡,極大多數國家都是王室控制的,他們的權力交接不是父傳於子就是兄傳給弟。
伊拉克雖然早就推翻了王室統治,但伊拉克人心裡還是認為這種事理所當然。特別是現在薩達姆總統死於非命,人們的同情心氾濫,認為薩達姆很可憐,其權力不交給他的兒子實在說不過去。
不知道烏代就是幕後兇手的老百姓們在一瞬間就忘記了薩達姆的劣跡,與中國人一樣,他們奉行的是死者為大的思維。薩達姆生前做了再多的壞事也不足為奇,人們之前將伊拉克從富裕帶向貧窮認為是薩達姆窮兵黷武引起的,如果不跟伊朗死磕,伊拉克肯定不會這麼貧困。但現在他們自覺不自覺地將罪責全部歸罪於伊朗,是伊朗惹火了伊拉克,侵犯了伊拉克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