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了;不由試探:“主公您準備?”
“哈;哈——你以為我準備服輸投降?不;我要活下去;看到葉青霸業崩塌的一刻”
俞帆臉色稍定;站在帳前默默出神;凝望著天空。
戚良就站在俞帆身後;也是凝思著。
良久;俞帆瞥了戚良一眼;又說著:“朝廷要拔掉葉青這釘子;故許之封王;我看也未必能成。”
戚良一驚;問著:“大勢如此;還能扭轉麼?哪個大臣敢陽奉陰違?”
“不是大臣;是北魏。”
“應州釘子一拔;北魏就又少了個關鍵進中原的途徑;朝廷大勢就和潑水一樣滾了下來;再難遏止。”
“氣運之道;這百萬年來;大體研究透了。”
“朝廷迫不及待壓迫;甚至賞之封王;就是要打斷葉青的大勢。”
“那朝廷的大勢;誰打斷呢?”
俞帆說著;目光炯炯望著外面;似要穿透雨霧;又無可奈何嘆息一聲。
戚良聽了無話可說;俞帆心思他知道得一清二楚;看的再明白;沒有實力都是妄想罷了。
俞帆轉眼;又笑了;似重新找回自己的奮鬥目標;又有些自嘲一笑:“其實……我再怎麼自信不可能和漢王去拼;雞蛋撞石頭的事我是於不來;所以……我得寫封信去;誠心恭祝一下新王。”
“至於北魏動不動;就看天意了……現在能打斷朝廷節奏者;就它了。”
不遠的木爾部西草場;雨水更小;木爾部最具實力五個家臣當中;就有兩個將部落帳包安在這片區域;此際匯合起了一萬騎兵;迎戰這最近為禍草原的大敵——俞帆
“萬夫長;俞家軍今晨已北上而來”
這聲音一落;帳中氣氛就燥熱起來;有人嚷嚷著喊殺;有人詢問詳細情況;都是戰意盎然。
“這俞家軍就打打小部落;敢小瞧我們木爾部;不必大汗出手;我們自己就殺光這些雜魚。”
一番計議之後;各千夫長都下去準備;兩個萬夫長;等兒郎都下去了;只有幾個親信在側;才問一直沒說話的真人:“大薩滿好像很忌憚這個俞帆?”
“是有點;你們有所不知;這俞帆可是和漢王交手多次;雖敗而不死;可見有些本事。”
“漢王;北地有漢國?等等……難道就是那仙人漢侯?”
“就是那位;不過聽說要受蔡朝加封成藩王;以後就是漢王了。”
封王這個詞落在帳中;一盆冷水潑下;有點過於陌生和寒冷;總覺長生天威嚴冷酷讓人寒噤;草原的寒冬似也提前到來。
真人也嘆一口氣:“你們不是總問;木爾汗為何不抽重兵對付俞帆麼?當時就是在防著這仙侯突進北上;甚至王上都很是忌憚此人;現在又封王了……幸戰略目前看來;轉到了東荒;否則……不過這樣的話;蔡朝聲威大震;又幾乎成鐵桶一樣——大業艱難啊”
眾人面面相覷;面臨這樣大敵心中都有點毛骨悚然;真人一見氣氛有點消沉;連忙說:“我等不必太擔心;那層次的力量;自有魏王和西方大薩滿來抗衡。”
這話說得眾人紛紛點頭;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還有大汗和最上面大王在……
就算要籤條約;接明旨;但漢軍行動還是繼續。
府庫和糧食不用說了;直接搬空;現在失地流民都立刻遷移走——理由是他們自願追隨;且湘中戰亂破壞後已容不下這樣多人口;正符合天庭關於最佳化配置的大方針云云。
一百七十萬流民大部安置在湘北;補充空缺;小部安排去應州;護送他們先期渡河;漢軍殿後而行。
“我看正符合應州胃口吧……”
談判前一小段時間;聽到這訊息;清郡王臉色沉黑;如果說這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