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怎麼著讓奧匈帝國認識到自己實力的不足,同時又能保證對戰局不產生大的影響,這其中的平衡非常微妙。。…。
德國人認真分析過奧匈帝國陸軍的構成。結構囊腫,效率低下這種事情是短時間內沒法改變的,但是從戰術上來說,奧匈帝國中精銳的步兵和炮兵其實並不弱。航空兵雖然弱一些。但是考慮到對方也是強弩之末了,大家都一樣,所以也就算了。最關鍵的是缺乏一支裝甲機動兵力。而這樣造成了奧匈帝國攻堅不足,機動性較低的問題。德國人想的非常好,如果奧匈帝國憑藉自己的力量把義大利東北部給收拾了,那就算了,如果解決不了的話,則有這支德國裝甲部隊來支撐起大局。事成之後。奧匈帝國也不會繼續堅持自己的要求,這樣做結果最好。既然雙方都已到了集團軍級交戰的規模了。那麼單純一個重灌甲營顯然並不太管用,所以德國人果斷派出了一個重灌甲營,一箇中型裝甲營和兩個機械化步兵營的兵力組成此次支援作戰的主力。…。
中型裝甲營的編制略小,為兩個坦克連,但是也有36輛各種坦克,機械化步兵營中也配屬了8輛裝備mm反坦克炮的裝甲車。既然德國人都這麼慷慨了,那麼作為正主的奧匈帝國自然也會補齊這支部隊所需要的遠端火炮和防空炮。於是乎奧匈帝國為這支裝甲部隊準備好了3個加農炮連和3個88mm防空炮連(每個連4門火炮),還有若干的mm自行防空炮。而當時因為運送的車輛太多,所以德國人在兩個港口同時卸貨。而悲催的是,英國人只發現了其中一個港口的行動,漏掉了另外一個,而這造成的直接結果就是蒙哥馬利在給華夏的電報中漏掉了近一半的兵力!。…。
而此時這支裝甲部隊的指揮官胡貝上校已經集結了他的部隊進駐帕多瓦附近。,隨時可以根據需要投入戰場。而胡貝對於自己麾下這支裝甲部隊還是挺滿意的。。獨立重灌坦克營的4號坦克實際上是當年重型坦克的折中方案(具體情況可以看147章。)全車重量為36噸,正面裝甲為6mm傾斜4度。炮塔裝甲為8mm。車體側面裝甲為mm到3mm。後部裝甲為3mm。主炮為7mml4火炮。發動機功率為3馬力。越野速度在km左右。(對坦克不瞭解,歡迎書友指正。)成員數量為人。
而中型坦克營的3號坦克則是當年“印度坦克”的修正版,最終德國陸軍部還是放棄了要求裝7mml4火炮的計劃,而是使用了一門弱一些的mml坦克炮。這種坦克重量為4噸,具體效能類似於歷史上的4號d型坦克。本來這種坦克也打算採用傾斜裝甲的,但是為了保證成員的空間、彈藥儲備量等問題,最終還是使用了近乎垂直的裝甲。而且按照目前的情報。協約國除了法國之外,英美也沒有特別厲害的坦克,這樣的設計也足夠了。
除此之外,德國人的兩個機械化步兵營中還有8輛搭載了7mml4反坦克炮的8噸半履帶車。和8輛搭載著迫擊炮的自行迫擊炮車。無論從人數還是火力上來說,這兩個機械化步兵營其實也是超標的。就在胡貝整裝待命,隨時準備投入戰場的時候,華夏陸軍也進入了攻擊陣位,蒙哥馬利電報的到來也讓周宣感到一絲的意外。。…。
此時周宣手中也握有一個重型坦克營。對於如何使用這個坦克營,周宣還是頗為糾結的,因為在整個戰場上似乎找不到旗鼓相當的對手。周宣麾下一共有1個重型坦克營,箇中型坦克營以及3個機械化步兵營的主力。(其餘炮兵和後勤單位另算。)在戰役制定的時候。華夏陸軍只負責切割對方的陣地,畢竟人數有限。切割後的分割包圍則交給了北部的義大利駐軍和部分英國自治領軍隊。原本對付山地步兵,周宣認為中型坦克就足夠了,沒必要上重型坦克,但是隨著德國重型坦克營的出現,周宣總算找到了對手。
華夏的9型重型坦克的重量和德國坦克相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