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繼續翻閱,兩人的內心就越發震撼,通篇下來,雖然都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可其中內容,其闡述的道理卻是積極向上的。
按照書中所描繪的世界,人在這個世上降臨,就該有活下去權利,至少生命應該是平等的。
在這一點上與佛家的眾生平等倒是有些相像,不過與佛家不同的是,海神教不僅是這樣說,還要求這樣做。
甚至教義中明確說明,哪怕是最普通的信徒,也可以將自己和海神本尊看齊。
海神並不在意,因為教義裡另一重思想,便是求真!
人可以質疑一切,併為此去尋求真正的真理。
海神教的教義中,想要收穫更多的糧食,就應該去精耕細作,就應該去從糧食的產生開始研究,改善種子,改善土地,改善勞作方式等。
同理,想要錢財,想要名聲,想要地位,想要舒適的生活等等一切,凡是你想要的,你就該為此付出努力,海神並不會直接給予,他只會指引。
所以,海神帶來的庇佑,更多的是需要人自救。
“求真,求實,這樣真的不會生亂麼?”
至此,王珪韋挺已經明白,這就是一本披著神學外衣的導學之作,書內那種讓人對萬事萬物尋根究底的思想,一直貫穿著首尾。
這時代的頂尖人才可不笨,甚至所有的統治階層,都聰明著呢。
他們難道就沒有對事物尋根究底的能力嗎?
不,他們有,他們比誰都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
實際上整個封建王朝時代,都在有意無意的幹一件事,那就是打壓新的事物,新的思想,奉行愚民政策,實行滅人慾的思想。
所以無論朝代怎麼換,社會的架構基本上沒什麼變化。
而在新時代來臨,舊的統治者舊思想被推翻後,世界便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變革。
幾十上百年的發明創造,比過去幾千年都要多的多,這種狀況古人們是早有預見的。
論語“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斷句,就該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是他們的生存智慧,現代的科技發展社會,與之相比,還真不一定就是對的,所有人都坐在火藥桶上,危險的很。
但不可否認的是,只有求變才會有新的可能,現代一直髮展科技,或許是激進了些,可也有可能就是人類的出路所在。
王珪與韋挺的驚駭,林塵並不在意,只要他們能把事做好就行,林塵現在需要做一些篩選,把不需要能源供應和科技含量低的工廠搬出來。
比如最開始的高爐冶鐵,肥皂廠,造紙廠,釀酒廠,火柴廠,紡織廠以及一些初級食品工廠等。
瓊州島這麼多人,這麼廣袤的土地,可不能閒著,再說,現在萬眾一心,也該是時候讓島上有些進項了。
等遠洋貨輪能夠啟航時,也得有些特色商品不是?
臨高族小夥亞壯終於升職了,現在是一個大隊長,差一步就是管事的,便宜大兄亞清在他的鞭策下也成為了一箇中隊長。
之前的公路已經完工了,現在他們在修的是環島公路,這注定是一個大工程,可不是之前那幾十里的路能比的。
“亞清你阿弟印奇之前不是在貨場那邊做保潔麼,最近怎麼沒見著了?”趁著歇息的空檔,兩兄弟也喜歡湊一起擺擺龍門陣。
兩兄弟一直都在培訓班聽課,現在也算勉強是能說能寫會算了,受林塵影響,兩人詞彙量大漲。
像是做灑掃的叫保潔,燒火做飯的廚子叫廚師,端茶送水的叫服務員,他們這些修路的苦力叫工人,活還是那些活,可這稱呼一變,頓時讓人有一種被重視的感覺。
“進廠了,造紙廠,他負責看浸泡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