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甚至都不敢讓父親代筆。
等他坐下來後仔細思考最高首長的話,他想到了對方的一點用意,心裡不得不苦笑,不得不為父親感到一點悲哀:顯然中央領導不希望父親再往上爬,不希望出現父子倆同時出現在九大長老之間。
郭拙誠其實很理解中央大佬的想法,如果他不是郭知言的兒子,如果郭知言不是自己的父親,郭拙誠也不希望在九大長老中出現他的名字。無論是誰家,如果有兩個家族人員出現在九大長老名單裡,對國家未必是富,很容易形成小集團,甚至導致家族掌權的極端壞情況出現。一旦出現了父子倆同時在九大長老中顯身,那麼將來就難保沒有家族三人、四人、五人……出現在裡面,那幾乎是中國政壇的一場災難,很容易形成寡頭政治。
而且,郭拙誠也知道父親的能力還不足以擔任九大長老,不說與最高首長相比能力和政治手段都差一截,就是與虞罡秋副總理相比也有不足。前世的時候他因為兇殺案未破而停步於縣委副書記,最後不得不鬱鬱而終。這一世因為自己的重生,如火箭般躥升到省長的位置,將來上升到省委書記的位置,足夠了,他的能力也完全用盡了,已經有點力不從心了。
如果再往上爬,對國家不是福,對他自己、對家庭也未必是福,徒讓自己辛苦、讓別人非議而已。
最高首長其實就是用這種隱晦的方式提醒自己:父親郭知言要安於現在的位置,好好工作,將來就可以真正主政一省,不要再往上看,不要再試圖登上政治巔峰。
郭拙誠內心其實很知足了,想必父親在升為地委領導的時候就已經知足,現在只有誠惶誠恐而已,他早就不奢望再往上爬,只願兢兢業業地工作,不讓老百姓失望,不讓領導失望。
只不過,作為郭知言的兒子,知道父親的仕途馬上就要到頭,郭拙誠心裡還是有點不舒服。
第1206章部長相求
最高首長話裡還有一個意思讓郭拙誠明白,那是最高首長吩咐自己寫一份國企改革的計劃讓那些中央老領導看看,讓他們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改革的難度、清楚國企今後的改革方向。不至於讓他們猜疑,更不引起他們的憤怒,以為郭拙誠搞的這一套是走資本主義道路。
最高首長這麼做的意思顯然是在進一步為郭拙誠正名,為他爭取更多的政治影響,也為他減少別人特別是來自上層的非議。
這也是在為郭拙誠的晉升提前鋪路。雖然一個人要成為九大長老之一不僅僅在乎政績、能力,但有政績總比沒有政績好,有能力總比沒有能力好。
郭拙誠完全知道這是最高首長為了自己好,希望能夠用自己的政績來掩蓋自己因為經商、辦公司、賺大錢而產生的不利影響。
另外,最高首長讓郭拙誠寫出計劃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暗示國企改革不只是在龍江省進行,還要在其他幾個重工業企業多的省份進行,雖然也許不會絕對地同步,但也不能落後太多,不會一定要等到龍江省完全成功了,其他省份才開始。
也就是說,將來郭知言不可能在去主持其他兩個身份和其他省份的國企改革,他的政治舞臺就在龍江省。
畢竟中央領導都是睿智的人,他們看了郭拙誠的計劃後,肯定能分辨出好壞來,一樣可以結合其他省份的實際情況進行修改。制訂出符合各個地方特點的方案來,一樣可以交給適合主持這些工作的領導去執行。
中國永遠不缺人才。永遠不缺能幹的官員,就看上級怎麼使用他們。
想明白這些,郭拙誠的心結一下全開啟了,認真地書寫起來,他不但沒有有所保留,而且是拿出最好的、最穩妥的想法,結合父親談論的一些好點子,洋洋灑灑地寫了幾萬字。右手都寫麻了。
第二天,他繼續呆在房間裡,將裡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