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一帶自古乃是楚地,民風強悍善戰,自從戰國中期楚國的郢都被秦國攻克之後,楚王便遷都淮南的壽春,而楚國的貴族與大量楚人也遷居淮南一帶,因此此地的人繼承了老楚人那種骨子裡的兇悍與善戰,特別是把楚人信鬼神,巫術的這些傳統都給遺傳了下來,三國時袁術就據壽春稱帝,靠著善戰的淮南兵,讓曹操也是頭疼不已。
進入到五胡亂華時期之後,兩淮之地更是成了南北雙方拉鋸的前線,在這裡大戰無數,而大量的北方流民為了躲避戰亂,也一路南下,這些能活著過黃河的漢人,都是逃過胡騎追殺的健者,與本就民風強悍的淮南原住民融合之後,更是歷代南朝的精兵產地。
當年陳慶之八千白袍,一路從淮南打到洛陽,打得幾十萬剽悍的北方騎兵都為之膽寒,可見淮南兵之精銳。
王世充的商隊遍及全國,自己也是走遍大江南北,對各地的民風,民俗都是瞭如指掌,考慮再三之後,才定下了以淮南兵作為自己起家部隊的基調。
魏徵收起了笑容,正色道:“主公,你若是要平定江南的叛亂,即使有招兵之權,也是要你在江南募兵才是,又怎麼會讓你徵淮南兵呢?再說了,東都或者是江都都有大軍留守,何必讓你再去臨時募兵呢?”
王世充笑道:“按理說確實不會,但楊廣是極為看重東都和江都的人,哪怕失掉江南,他也不會捨得這兩個地方,一個是首都,一個是他最喜歡的陪都,所以我敢打賭,這兩個地方的守軍,他一個也不肯給我的。而江南大亂之後,再想就地徵兵已無可能,那麼靠近江南,又在洛陽與江都之間的淮南,就成了我唯一募兵的選擇,楊廣也不會提出異議的。”
魏徵點了點頭:“主公高明。既然您已經一切都計劃好了,那我們什麼時候回中原呢?”
王世充的眼光看向了遠處的平壤城方向:“還是剛才的話,打下平壤後,我就回中原,戰後這高句麗的鎮守與佈置,我是萬萬不會接的,但在這之前,我需要拿下平壤,一來不讓高句麗有死灰復燃的可能,二來嘛,嘿嘿,若是能把來護兒也陷在這裡,讓他不能回中原平叛,自是最好不過。”(未完待續。。)
第一千一百章 夜論軍機(四)
魏徵微微一笑:“主公對來護兒這麼有信心嗎?依我所看,此人雖然深通兵法,手下的眾兒子也可稱驍勇善戰,但他不是可以滅掉高句麗的人,這點魏某深信不疑。”
王世充輕輕地“哦”了一聲:“玄成,你這回也是第一次和來護兒接觸,就敢這樣給他下結論,貼標籤?從今天的大戰來看,來護兒可謂盡顯名將大帥本色,即使是楊素和高穎用兵,也不過如此,他為何就不能打下平壤呢?”
魏徵搖了搖頭:“主公自己也心知肚明,要不然也不會這樣憂心忡忡地在這裡遠眺平壤了,又何必問我呢?”
王世充微微一笑:“也許你看到的,想到的和我不一樣呢,直言吧,玄成。”
魏徵點了點頭:“來護兒今天一戰雖然表現出色,但是這種勝利不可複製,這支高句麗軍,幾乎就是高建的一人軍隊,高建一死,則全軍士氣崩潰,幾乎是不戰而潰,剩下的事情是任何一個將軍都能做到的,就是縱兵衝殺,徹底打垮敵軍,所以說來護兒只是在前面伏殺高建的這一套連環計上表現出色,若是說打垮十萬高句麗軍,嘿嘿,實在不是什麼值得誇耀的地方,相反,他的自大與固執,讓十萬敵軍還跑掉了將近一半人,僅此一條,就可知他遠非良將可言。”
王世充輕輕地“哦”了一聲,追問道:“追擊不力,主要是因為他所託非人,那徐蓋不過是個半路來投軍的土豪莊主罷了,遠遠談不上在軍中有威信,也不敢處置來護兒的那些輕騎兵,這些人見錢眼開。不顧軍令下來搶掠,誤了追擊的事情,這恐怕怪不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