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
其實對於張麒的提議,讓吐蕃用銀兩來贖回俘虜,並且賠款納貢這些,秦天德心底還是較為滿意的,尤其是滿朝文武沒有像以往那般用什麼禮儀之邦、以德服天下之類的廢話來阻撓,更讓他心中寬慰。
這麼多年來,朝廷終於放下了那在國與國之間一錢不值的面子,這不能不算是一大進步。
只不過張麒不瞭解他的計劃,註定了他想要透過此事名留青史的念頭難以實現。
“回稟官家,官家不需要再為吐蕃使節抵達臨安一事費神了,因為他們根本無法到達臨安,臣已派人在中途截殺了!”
什麼!
秦天德的這一句話,不僅令得百官震驚,就是一直笑容不改的趙昚都臉色大變。
派人截殺他國使節,而且事前不奏明皇帝,這是何等的膽大妄為,何等的目無君上?
何苦呢,你這是何苦呢?難道到了這個時候,你還要爭這一口氣,在朝中樹立你國師攝政輔國的形象?
趙鼎胡銓等人心中暗歎之餘,不由得大罵秦天德不識好歹,在這種情形下,居然還要挑釁趙昚帝威,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片刻驚愕後,趙昚的表情恢復了正常:“秦天德,你很好!”
趙昚話語中的冰冷,令得百官噤聲,但秦天德卻像是聽不出來的似的,一抱拳:“謝官家稱讚。臣還有一事啟奏官家,臣認為殺胡令的範圍應當擴大,除了契丹人外,還應包括吐蕃人!
吐蕃犯我邊疆,殺我百姓辱我婦女,塗炭生靈,不殺不足以。。。”
“等一下!”趙昚突然開口打斷了秦天德的話頭,“國師的意思是說,那俘虜的數萬吐蕃將士,全部都應當被殺麼?”
侵宋的兩路吐蕃大軍,以及隨後被虞允文擊敗的吐蕃援軍,除了丟下四五萬具屍體外,共計有將近十萬的俘虜,按照秦天德的意思,這十萬俘虜都要被殺,這怎能讓深受儒家理念教導多年的宋人接受?
面對議論紛紛的群臣,趙昚直視著秦天德,等待他的回答。
秦天德也不猶豫,徑自開口道:“官家英明,臣的確是這個意思。”
“秦大人還請三思!”趙鼎再也忍不下去了,“秦大人可知白人屠否?大人此舉恐有傷天和,不可如此魯莽啊!”
“是啊。秦大人,吐蕃侵我大宋,的確有錯在先,但若我大宋因此而屠殺其十萬降兵,實在恐為萬民所指。”胡銓也開口勸說道。
秦天德知道這二人是真心替自己著想,可問題是他的主意不會因此而改變。
“兩位大人,你可知那十萬降兵乃是何人?可是因為真心悔改才投降大宋?他們手上,可曾沾染過我大宋百姓的鮮血?
吐蕃蠻夷,與遊牧民族一般,分部落而居,此次諸多部落青壯集結成軍,侵我大宋。吐蕃謀我大宋西陲久已,自唐以來,數次犯邊。今次犯邊,被斬者近五萬人,俘者卻有十萬之眾。
這十萬人一旦放回,不啻於放虎歸山,假以時日,區區四五萬的損失隨意即可補充,將來或許不用三年,吐蕃會再次犯邊,而今次放回的十萬人,亦在其中!
到時候我大宋百姓再次面臨戰火,遭受其屠殺,敢問諸位大人,你們心中又會作何感想?有什麼理由讓百姓一次又一次的用他們的性命,來為我大宋的一個虛名埋單!
白起坑殺四十萬趙國降卒,對於秦國以外六國來說,是個不折不扣的劊子手,可若沒有當日白起揹負人屠罵名,幾十年後,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又豈會那麼容易!
今日我意已決,不論官家同意與否,本國師都甘願背上這個罵名!降卒,屠!吐蕃,屠!殺胡令,自今日起,涵蓋契丹吐蕃兩族,本國師要讓吐蕃蠻夷,見到我大宋旗幟,就兩股發顫望風遠逃,要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