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啊!要真是發生戰爭,自個兒的罪孽可就大了去了!
不過這個實驗也讓唐風非常興奮,看來自己前段時間的猜想是非常正確的,核廢料對於星核而言,就是天下最大補的東西!
那麼既然如此,後面的計劃就可以實現了!
唐風的手指劃過一副美國地圖,眼睛盯在了加州北面的華盛頓州,在西雅圖東南大約三百公里的地方,一個名字叫做漢福德的小地方頓時就吸引住了唐風的目光!
第一四七章漢福德核禁區
鞠躬感謝“中華田園汪”大大588的打賞!
這一章是為“虎哥很蛋疼”大大昨天的打賞加更的!
喀斯喀特山脈是雄偉的落基山脈的組成部分,這條山脈北接加拿大海岸山脈,南與內華達山脈相連,全長1127公里,是組成落基山脈諸多山脈中比較著名的一條山脈。
喀斯喀特山脈縱貫華盛頓州的南北,華盛頓州的首府西雅圖就在這條山脈的西麓,而在這條山脈的東麓,則有一片很大的荒原。
在荒原中,有一條北美流量第四大,美國流量第二大的河流在日夜不停的向太平洋輸送著豐富的淡水,這條河流就是著名的哥倫比亞河。
在全世界都鼎鼎大名的漢福德核禁區就位於哥倫比亞河西岸與喀斯喀特山脈東麓之間的荒原上。
1937年的2月份,德國納粹開始實施“鈾計劃”,也就是研究原子彈的計劃。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發後,美國加入了同盟國對納粹宣戰,次年,羅斯福總統決定進行開始關於原子彈的研究。
當時美國第一座鈾同位素的分離工廠選擇在了田納西州的橡樹嶺,但這項計劃的總辦公室卻設立在紐約,因此這個計劃很快就被命名為了“曼哈頓計劃”。
1942年底,在芝加哥大學建成世界上第一個實驗型原子反應堆,成功地進行可控的鏈式反應。但這無法為建造原子彈提供武器級的鈽,因此曼哈頓工程決定在次年,也就是1943年,在華盛頓州的漢福德開始建造生產武器級鈽的核基地。
當時漢福德共建造了9個核反應堆,但B核反應堆卻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它是世界上第一個能夠達到生產需要的核反應堆,也是為製造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和**提供必要放射性物質的地方。1945年美軍在長崎投下的原子彈“胖子”,就是誕生於此。
這就是漢福德核禁區的來歷。
不過曾經為二戰勝利作出過重大貢獻的漢福德核禁區,如今卻已經是廉頗老矣,逐漸淪落為美國最大的核廢料儲存基地。美國這幾十年間產生的核廢料,有很多都被儲存在這裡的儲存罐中,因為時間過長,導致很多儲存罐破裂,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核汙染,讓這片荒原也不堪負重。
漢福德核禁區被240號公路和哥倫比亞河包圍著,在這兩者之間的大片荒原上,是一片面積超過了一百平方公里的核廢料儲存區。在這片區域中,一共有177個大型儲罐,其中盛放著超過兩億升的高放核廢料。這些儲罐的使用壽命全都超過了二十年的使用壽命,以至於到現在有不少儲罐都發生過洩露事故,最少有超過378萬升的高放核廢料液體洩露出來。
就在去年,也就是2013年的3月22日,這裡還發生了最少有六個儲罐同時洩露的核事故,給這一片區域帶來了難以挽回的核災難。
上世紀的冷戰期間,前蘇聯出於成本等因素考慮,將核武器工廠產生的高放廢料直接排入了附近的河流湖泊當中,造成了嚴重生態災難。位於著名的原子能城車里雅賓斯克旁邊的加臘蘇湖曾經是野生動物的樂園,如今卻因受到核廢料汙染變成了一潭死水,據俄羅斯環保專家稱,該湖的生態環境在未來十幾萬年內都無法得到恢復。
而現在的漢福德核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