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無論是場地還是規則都由帝國來定,他就不信華夏民族的蹴鞠不能在世界上稱王稱霸。
在帝國,蹴鞠作為一項有著悠久歷史的體育娛樂活動,很早以前便深受帝國百姓歡迎。特別最近幾年,隨著欒奕將五人制蹴鞠比賽引入軍中,這一規則也相繼在民間活躍起來,在帝國各州薰陶出了一大批蹴鞠愛好者,鄉里之間常有小型蹴鞠競技活動,很多富商、門閥家裡就幕養著自己的蹴鞠隊伍,也有百姓與夥伴組成的業餘組合。
以欒奕為例,手下就有兩支直屬蹴鞠小隊,一支乃是帝國皇家蹴鞠隊,其成員都是欒奕身邊的親兵,是在欒奕支援下成立的半職業球隊。他們平日裡除了朝廷發的軍餉,欒奕還會隊員們多發一部分補助,作為球員的賞銀,他們平日則在執勤之餘多抽出一個半時辰訓練球技,訓練的地點就在教皇宮後花園的校場。
欒奕手下的另一隻球隊是欒家商會蹴鞠隊,成員乃是他旗下商會里的工匠或者勞力。他們平日下了工閒來無事,便會在廠區的空地上踢上一陣,踢得久了就組建起球隊跟洛陽廠區其他作坊裡的蹴鞠愛好者切磋,且勝場遠遠多於負場,自此在洛陽聲名鵲起,連欒奕都聞知了他們的大名。遂既給他們注入一筆資金供他們訓練,將其發展成欒家商會幕養的職業球隊。
蹴鞠深受大眾喜歡,欒奕就有了開辦地域性蹴鞠大賽參賽者的來源。為了吸引廣大蹴鞠愛好者參賽,欒奕不惜開出鉅額獎金,第一名商白銀一百萬兩,第二名五十萬,第三名三十萬。
一百萬兩白銀莫說是普通人家,就是對帝國的富人也是一筆不小的資產。
聽說獎金這麼高,洛陽、長安一代有蹴鞠隊的加緊訓練,並斥巨資招募更有實力的人才,強化隊伍。沒蹴鞠隊的則加緊蒐羅人員,組織隊伍。
一時間,整個帝國深陷在對蹴鞠的濃厚熱情之中。
至聖元二十五年四月三十一日報名截止日期,總共有九十六支球隊報名參賽。
大賽組委會以抽籤的方式將這九十六支球隊分為甲乙丙丁……十六個小組,每組六支球隊,自六月一日起在帝國競技場每週兩次進行單迴圈較量。
比賽中,獲勝者得三分,戰平者得兩分,戰敗者積零分,單迴圈與五個對手較量過後,積分最高者進入下一輪慘烈淘汰賽。
也就是說十六個小組,十六個得分最高的球隊就是十六強。十六強重新抽籤選擇對手,勝者進入八強,負者淘汰。直至決出一、二、三名為止。
《聖光報》上每期一次的宣傳攻勢霎時間將蹴鞠推為了繼《霓裳羽衣》後最受人們追捧的話題,新奇的比賽規則和賽制霎時間吊足了百姓們的胃口。更有賭坊提為即將而來的賭球活動做起了提前準備。
506蹴鞠大賽
相對於帝國大劇院昂貴的票價,帝國競技場的門票無疑要廉價的多,三十文錢的票價僅相當於不到半石糧食,就算帝國最普通的人家都消受的起。
誠然,三十文只能買處位於競技場角落的坐席,但是在競技場看蹴鞠倒在其次,關鍵還是體味那種緊張、刺激的氛圍。當然,如果想看的更清楚點也不是不可以,再加二十文就能換個稍好的座位,即便是最好的席位也不過只需花費一百二十文錢,價格普通百姓絕對可以接受。
有人不禁要問,競技場票價這麼便宜豈不是要賠錢運營?
答案是否定的,欒奕什麼時候做過賠本買賣?
其一,競技場雖然票價低廉,但與大劇院不同的是,它坐席數量要多的多,足有兩萬個。兩萬個座位以均價六十文合計就是一百六十萬文相當於八千貫,不到一千二百兩白銀。一個禮拜兩場比賽下來就是二千五百兩白銀,一個月就是一萬兩,這麼多錢足以支援競技場的日常清理和維護。
其二,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