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又為了大嫂的工作焦慮萬分,原來和和美美的家庭,一下子變得四分五裂,兄弟姊妹之間變得好像仇人一樣,父母整天唉聲嘆氣,老得也越發的快了。
可自打父母來到中美電子研究所工作,有了這套宿舍,全家人破裂的感情也慢慢重新彌合起來。大哥大嫂有了自己的房間,他和老三也不必再忍受客廳冰冷的地鋪,除了小妹不高興,全家都很開心。
再下來就是半個月前了,郭總剛從美國回來,就大刀闊斧宣佈招收一批青工,所有員工子弟都可以報名!
一想到他們剛得到訊息那天,當時家屬宿舍裡那歡聲雷動的場景,陳建國還是覺得胸口一陣陣的悸動。
他們有工作了。
他們再也不只是家裡吃白食的,可以自食其力了!
父母把他們的名字都報了上去,不光是他,還有老三,還有嫂子,甚至小妹聽說了以後,都嫉妒得想辭掉工作跑過來。大哥也沉默了很久,才半開玩笑說,早知道他就把頂替指標讓給自己和建強了。
嗤!
誰要你那個破指標,爺們兒現在有工作了,還是在外國人開的公司上班!
雖說公司要對所有青工進行一年的培訓,這些離開學校很多年的青年們很不習慣。這一年裡,他們前期要補習初高中知識,後九個月上午文化課,下午實習,時間排得滿滿的。並把上課的地點設在了市中心,他們乘班車要花很長時間,可沒有一個人會有怨言。
“別動,去洗臉刷牙。”嫂子一把將陳建國伸向油條的手給開啟,“半個月了,建強還沒習慣早起哪?看他,站在那裡都要睡著的樣子。”
“這小子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大哥陳建軍呼嚕呼嚕喝完最後一口粥,小菜嚼得嘎嘣嘣脆響,“我倒是想再回學校上課都沒機會,你們培訓一年就可以工作,還覺得是在受罪!我說老三,你要是不想去,乾脆我們換換,你去十三所怎麼樣?”
“想得美!”陳建強和二哥搶著用洗臉池,衝著房外吼了一嗓子。
陳中和翟潔看著幾個孩子鬥嘴,笑得很是滿足。
幾個孩子都有了工作,他們這輩子就再沒有讓他們操心的事了。接下來,就是給老二、老三、閨女找個稱心如意的物件,能夠讓他們早些抱上孫子,就心滿意足了。
一家人吃過早飯,建軍、建國、建強,還有嫂子戴靜向老兩口告別。他們下了樓,和幾個同樣去上課的單位子弟打著招呼,從車棚取出才買的三輛28圈腳踏車,大哥載著戴靜,建軍、建國各騎了一輛,一群人彙整合小小的車龍,朝市裡趕去。
經過和公交公司的協商,公交車終點站延長到了研究所門口。公司員工進城再也不用徒步一里多路,才能趕上車。但這次公司所有員工家裡幾乎都把自己的子女報了上來,少則一個,多的就像建國他們一樣三四個人,這麼多人,公交車根本坐不下。所以大家幾乎都不約而同地買了腳踏車,結伴騎車進城。
也全靠研究所現在紅火,這批腳踏車還是市供銷社特批,要不大家就算有錢也買不到。
年輕人精神頭足,十幾裡地大家一路說說笑笑也就過來了,並不覺得辛苦。到了去往十三所的岔路口,戴靜從丈夫的車後座跳下來,找了個相熟的好友搭她一段路,建軍一個人晃悠悠朝十三所騎去。
研究所租借的是一個破舊工廠。
工廠年頭很老了,廠區圍牆都垮了一段,公司臨時釘了個木柵欄,反正就是個意思。大家都是成年人了,真要溜號,靠一堵牆也關不住。不過溜號太多就會被開除,這可不是國營工廠想來就想走就走,在私人企業的嚴格管理制度面前,眾人誰也不敢拿自己前途開玩笑。
廠不大,也就三畝多一點,厂部是一棟紅色九孔磚修建的老式筒子樓,三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