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北軍打得雖然艱苦,但基本還算順利。
*RS
第二十三章 開花彈
南軍已經砍掉了山坡上所有高大的樹木,但較小的樹木顧不過來,大石頭什麼的更加搬不走,因此北軍特別是軒軍,往上進攻的時候還是能夠找到一定的防護。
軒軍戰前針對這個問題專門進行的訓練明顯發揮了作用。不少士兵甚至在凸起的石頭後面使用跪姿向上射擊。姿勢當然不盡“標準”,有計程車兵開槍的時候忘記了槍托抵肩,被後坐力撞得差點翻了一個跟斗。
山上彈如雨下。
姜德很快就覺得不對頭。
南軍的火力密度太大了。這種密度並不僅僅來源於一定寬面上增加了更多的火力點,而是,射速還顯著加快,姜德感覺至少是普通前膛槍射速的兩三倍。
姜德驚疑不定,難道這支南軍也全部裝備了後膛槍?
事實上南軍裝備的大多還是前膛槍,但戰法卻有變化。
正像關卓凡觀察到的,防線後南軍的人數過多,密度過大,散兵坑裡計程車兵撤回之後,就更擠了。但這支南軍的指揮官並沒有機械地把兵力硬塞進一條線內,而是排成前後三列,第一列計程車兵只負責射擊,後面兩列士兵只負責裝彈。第一個士兵射擊完畢,第二個士兵馬上把已經裝填好彈藥的第二支槍遞上,而第三個士兵將已經上彈的第三支步槍交給第二個士兵,自己趕快裝填第一支打空了的步槍。
如此反覆迴圈。第一個士兵如果戰死,第二個士兵便頂上,第三個士兵進入第二列,第三列的空缺由新計程車兵補上。
這樣一來,南軍的射速大大提高,較後膛槍已不遑多讓,而且從始至終,防線不出現明顯的缺口。南軍的人數問題不但沒有造成關卓凡判斷的那些弊端,反而從另外一個方面充分發揮了優勢。
在這種火力阻擊下,北軍傷亡慘重,勉強攻到半途,實在頂不住,只好撤了下來。
幾個前敵主官檢討得失,第二次進攻,軒軍這邊打算用洋一團換下德字團,但姜德紅了眼睛,堅決不幹,折中結果是將洋一團的兩個斯潘塞營暫時混編進德字團,還是由姜德指揮,再次發起攻擊。
斯潘塞營加入戰鬥,北軍的火力大大增強,南軍的傷亡激增,北軍一點點上挪,終於超過了第一次敗退下來的那條線,並繼續向上。
南軍的戰線開始騷動,已無法完全保持三列射擊秩序,眼看著一個個藍色的人影漫山遍野地逼了上來,有計程車兵急了,來不及開槍,就手捧起一塊石頭砸了下去。
到了後來,北軍更近,形勢更緊,有人甚至抱起炮彈往下扔。反正山坡上正在進攻的北軍完全在大炮的射擊死角中,炮彈也沒啥大用了。
炮彈?等等!一個南軍炮手腦袋中靈光閃現,媽的,讓北佬嚐嚐這個!
他搬來一顆開花彈,點燃延遲引信,瞅準了方向,把炮彈扔了下去。
這顆冒著煙的開花彈一路翻滾而下,南軍炮手緊張地盯著,一秒,兩秒……終於,轟隆一聲巨響,塵土四揚,亂石飛迸,幾個北軍被掀翻在地。
真的好用!
南軍立刻把大量開花彈搬進戰壕,點燃延遲引信,一顆顆地扔了出去。
南軍的大炮無法都搬上傳教士高地的主嶺,但搬炮彈是沒問題的。而當時的開花彈威力還不是很大,主要用於一些特定目標,如建築物和船舶,之前對北軍陣地的攻擊基本沒有使用,存量充足。
拿破崙炮使用的開花彈能產生二十塊左右的破片,使用延時引信引爆。並不是所有扔下去的炮彈都能爆炸,開花彈的引信凸出彈體,不少滾著滾著就在石頭上磕壞了,變成一顆啞彈。但總有相當一部分成功引爆,山坡上此起彼伏,爆炸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