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有一種性子溫和的補藥,好像叫肉蓯蓉來著,那玩意兒性子溫和,倒是比這啥鞭要好得多……
蘇寧離開之後,李二陛下就召喚了杜如晦,這位如今大唐的情報頭子,大唐的眼睛,呆在縱橫司的時間久了,李二陛下覺得杜如晦身上的殺伐決斷之氣更為明顯,所謂房謀杜斷,說的就是房玄齡善於謀劃,而杜如晦善於決斷,不要小看決斷,多少人善於謀劃卻不善於決斷,袁紹多謀而寡斷。這才落得失敗的下場,曹操失去善於決斷的郭嘉之後,也是遭遇了赤壁和潼關的慘敗,所以說,決斷相當重要。
有一個善於決斷的人才擔任要職,對於領導者而言是一件好事,李二陛下有了杜如晦,才能在多少歷史的轉折點抓住機遇,擊敗李建成,奪取了皇位。失去了杜如晦之後。李二陛下的決斷失誤就不能算少了,所以說,決斷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杜如晦善於決斷,而在縱橫司主官的位置上。反而最需要的就是決斷。縱橫之術在於狠辣。在於不惜一切代價,不擇手段的損人利己,在對外交往中正是需要這一點。把敵人狠狠地削弱,讓自己吃著敵人的血肉成長起來,杜如晦乾的就是這樣的事情,所以說,把杜如晦放在縱橫司主官的位置上,是再合適不過了。
李二陛下的問題一經提出,杜如晦雙眼放光道:“陛下聖明,臣早有此意,吐谷渾不尊上國,視陛下天可汗之名如無物,西突厥與薛延陀盡皆遵從,只有這小小的吐谷渾膽敢對抗我大唐,若是大唐不給他一點顏色看看,很可能叫周邊諸國小巧了我等,老臣正愁沒有辦法來樹立大唐在西域的威信,陛下既然如此以為,那就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李二陛下笑著問道:“那杜愛卿可有辦法讓吐谷渾自己招惹大唐,讓大唐師出有名,一舉而擊滅之呢?”
杜如晦笑道:“辦法自然是有,自從與西突厥通商之後,縱橫司密探便遍佈於西突厥各地,更有甚者伴隨著西突厥與西域諸國的商貿往來進入西域諸國,是以大唐才能得知西域諸國的準確情況,臣以為,此事非常容易,只需要付出一點點錢財,找一些機靈的密探,就完全可以使得大唐出兵名正言順,還可以命令西突厥等國出兵協助,一舉兩得。”
李二陛下大喜,問道:“計將安出?”
杜如晦一臉神秘的笑容,將計策緩緩道來,李二陛下聞之大喜,讚歎道:“杜卿這段時日卻是大有長進,縱橫之術當真如此妙?”
杜如晦說道:“縱橫之術,說穿了,便是損人利己,不惜一切代價,不擇手段削弱敵人,加強自己,雖是用處極大,但有傷天和,是以縱橫家大多沒有善終。”
李二陛下面色一變,急道:“杜愛卿此言何意?朕不能失去杜愛卿!”
杜如晦心中一暖,笑道:“臣已經是死過一次的人,若不是蘇侯相救,臣早已是冢中枯骨,對於天命早便已看得很開,蘇侯相當厭煩董仲舒天命之理論,認為子不語怪力亂神,何其難得,董仲舒偏偏要弄天人感應,引得宿命之說大行其道,蘇侯不信之,老臣自然也不信之。
老臣要死的話,三年前就已經死了,如今卻還好好的活著,那正是老臣命硬的結果,老臣已經多活了三年,陛下何須擔憂?就算是老臣離開了,蘇侯已經成長起來,縱橫司交給蘇侯,會比交給老臣更為妥當,蘇侯年僅十七,身體強健,還有大好年華,執掌縱橫司五十年不成問題,至於蘇侯之後,呵呵,那就不是老臣可以預測的了。”
李二陛下怎麼聽都覺得杜如晦有種在交代後事的感覺,焦急地看著杜如晦,卻看不出杜如晦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心中決定要讓孫思邈給杜如晦做一個全身檢查,否則斷斷難以放心,不說蘇寧年輕,李二陛下也離不開杜如晦,杜斷,沒有杜如晦的決斷,很多事情,李二陛下都不好處理,很多事情李二陛下已經習慣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