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厲若海教風行烈這著腳法,只是基本功便練了他三個月,可知其難度之高,今日終收到了成效。
紅槍帶著一蓬血雨,由背後飛出,插在鋪前的石地上,槍尾還不住搖顫著。
嚇得鋪內的人駭然後退,混亂不堪。
莫意閒眼耳口裡鮮血狂噴,凌空跌下,「蓬」的一聲,肥軀像堆軟泥般掉在街旁,立斃當場。
風行烈和戚長徵對望一眼,心中駭然,直至這刻才敢相信成功殺了個黑榜級的高手。
兩人知道敵人隨時會來,交換了個眼色後,戚長徵「呼」一聲躍上屋頂,望東逸去。
風行烈拔回紅槍,亦由另一方向掠去,轉瞬不見。
旁觀的人這時才懂得繼續呼吸。
第八章 一代權臣
地擁金陵勢,城回江水流。
應天府位於長江下游,東有鐘山為屏障,西則長江天險,氣勢磅薄,有龍蟠虎踞之勝,更握水陸交通要樞,乃古今兵家爭戰必取之地。
遠在春秋戰國時代,吳王夫差派人於此築城冶煉青銅器,稱之為「冶城」。越滅吳後,在秦淮河邊另起一座土城,稱為「越城」。越被楚滅後,楚威王又在清涼山上築了一座新城,取名「金凌邑」,金陵的名稱始於此。
三國時代,赤壁之戰後,東吳的孫權遷都金陵,改稱建業,翌年在石頭山金陵邑原址築城,取名石頭城。依山築城,因江為池,形勢險要,有「石城虎踞」之稱。
此後東晉、宋、齊、梁、陳均在此建都,成為南北爭戰中決定成敗的重鎮。
當年朱元璋一統天下,在定都的問題上,請來群臣商議,眾臣紛陳己見,提出洛陽、關中、汴梁等地。
其中虛若無和劉基兩人力主仍以元人首都北平為都。
兩人以元人都於此後,因其武功之盛,版圖之廣,早成了天下嚮往之中心,水陸交通,皆發軔於此。
東出則山海關,至錦州速河;南經涿縣、河間、達山東及東南各省;西北出居庸關、通察哈爾、綏遠及外蒙;北出古北口,至熱河。實乃天下軍事交通經濟無與匹敵的要塞。冠蓋往來之盛,甲於金陵(建業)。
其時為了這南北兩大都會的選擇,頗有一番爭論。
虛若無更提出自古以來,每逢分裂之局,均是北必勝南,偏安南方者最後莫不被北方所滅,屢應不爽。
可是朱元璋久戰求安,終不納兩人之議,道:「所言皆善,惟時有不同耳!長安,洛陽、汴梁實周、漢、唐、宋故都。但平定之初,民未蘇息,若建都於彼,供給力役,悉資江南,重勞其民;若就北平,宮室亦不無更作。建業,長江天塹,龍蟠虎踞,足以建國。臨濠前江後淮,有險可恃,有水可漕,朕欲建為中都,如何?」
眾臣惟有稱善,就此以金陵為都,易名應天府,以示上應天德,成立大明。
北平則改名順天府,封與軍功最大的兒子燕王朱棣,北方遂落入其掌握上,於此亦可知謝廷石實乃天下十三布政司裡最有權勢的邊疆大臣。
這掌握著大明命脈的古都應天府,城區面積廣闊。
長江自西南橫穿城北,艷名著天下的秦淮河由城南入,繞城西再北流入江。
秦淮河入江前的河段,兩旁青樓林立,大多是歷史悠久,國勢雖有興衰,但這段河岸總是熱鬧非常,以另一種醉生夢死的方式存在著。
江河兩岸平原千里,東有寧鎮山脈與富饒的長江三角洲相連,房舍連綿,名勝古剎,說不盡的千古風流。
這時官船正在波平如鏡的秦淮河上,緩緩靠往岸旁去。
八艘京師的水師船佈防在河的兩岸和前後,阻截著其它船隻的接近。
碼頭外遠處是狀如伏虎的清涼山,山上是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