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態度,考慮到徐州和齊魯是兩個鎮戍區,各種利益關係過於複雜,且周法尚都說了,齊魯局勢穩定,這種情形下,中央如果授權徐州軍隊越境追殺,豈不是不信任周法尚,打周法尚的臉?所以東都明確拒絕了梁德重的請求,但現在徐州是個敏感地區,而皇帝、中樞和衛府在左驍衛將軍的人選上爭執不下,短期內徐州軍事還要倚重梁德重,不能打人家的臉,挫傷人家的積極性,因此同意了梁德重的另外一個請求,允許他徵調彭城宗團鄉團組建地方軍,並授予彭城郡府統兵權,以便梁德重能整合徐州地方力量,在東征期間確保徐州地區的穩定。
至於限期剿賊、限期追繳被劫重兵一事,東都也沒有再提,而是含糊其辭,不過有一點很明確,你必須把被劫重兵追繳回來,必須把劫掠重兵的賊人剿殺了,這是東都的底線。
梁德重接旨後,不是無奈,而是無奈加苦惱了。他對東都有一種啼笑皆非之感。我都說了,徐州賊去了齊魯,上了蒙山,但你卻不允許我越境追殺,請問,我如何剿賊?又如何追繳被劫重兵?思來想去,也只有崔德本的計策可用了,聯合彭城、魯郡和琅琊三郡的地方武裝力量圍剿蒙山,而徐州軍隊站在一邊看熱鬧。
李風雲不知道東都的決策,他派遣到蒙山四周的斥候,最多也就是打探一下軍情,看看可有敵軍攻擊蒙山,其他訊息就一無所知了,所以他和義軍首領們都判斷官軍近期內要圍剿蒙山,為此日夜練兵,不敢有絲毫懈怠。
這天杜伏威和輔公祏渡過泗水河,經卞城趕至顓臾城,拜見李風雲。這是他們兩人的特權,是李風雲特意打過招呼的,唯有他們兩人可以經風雲衛稟報後,直接見到李風雲,隨時都可以見。
杜伏威和輔公祏升官了。孟讓給了他們一些人,加上他們自己的小兄弟,湊足了一個百人旅,杜伏威做了旅帥,輔公祏做了隊正。兩人見到李風雲後,喜滋滋的報了喜訊。李風雲非常高興,恭賀了一番,又請來陳瑞,讓他給杜伏威和輔公祏調撥五把長刀,五支步槊,十張輕弩,鎧甲若干,再調撥一些普通武器,還有戎服錢糧等資裝若干,算作賀禮。
杜伏威和輔公祏感激涕零,暗自發誓這輩子若是出息了,一定要報答李風雲。
李風雲設宴款待兩人,席間隨意閒談,聊得都是帶兵打仗的事,不厭其煩的講授很多實戰經驗,不要說杜、輔兩人,就連陪坐在一邊的徐十三都感覺到了李風雲的反常。李風雲對杜、輔兩人可謂是呵護備至,有求必應,但奇怪的是,他從不開口招攬兩人,邀請兩人到自己帳下效力。現在孟讓和長白山義軍就在洙水下游的河谷裡,堅守著自己的地位,到目前為止尚沒有歸附李風雲和蒼頭軍的意思。這時候,李風雲如果招攬杜、輔兩人,不要說杜、輔兩人不敢不答應,孟讓更是不敢不放人,然而,李風雲字裡行間,卻清晰透漏出他希望杜、輔兩人繼續追隨在孟讓身邊,甚至還有資助和扶植兩人發展的意思。
杜、輔兩人年少,草根出身,頑劣,不學無術,也就幹些偷雞摸狗的事情,雖然身邊也有一幫地痞無賴小混混,但談不上“實力”二字,從心理上就沒有做好“獨自翱翔”的準備,甚至連這個念頭都沒有。幾個月前他們之所以跟著同鄉豪帥孟讓舉旗造反,不是主動行為,而是迫不得已,當時地方官府為穩定大災之後的形勢,大力緝捕盜賊,杜、輔就在緝拿之列,假若被抓去肯定殺頭,殺一儆百嘛,所以走投無路,造反了。造反後,官軍圍剿,義軍名為“轉戰”,實際上就是東躲,四處流竄,竭盡全力尋找一條活路。這種情形下,杜、輔兩人能活下來,能把肚子填飽,已經倍感慶幸了,哪裡還有什麼雄心壯志去稱王稱霸?
然而,是人都有**,都有夢想,都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衝動,杜、輔也算熱血少年,當然不甘心像狗一樣的活著,像喪家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