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的資源之嫌,但還是一個比較恰當的選擇。
不找出這些日軍飛機,將威脅徹底的剪除在萌芽狀態,楊震可謂是寢食難安。即便是要耗費寶貴的航空汽油,楊震也是認了。對於楊震來說,只要能將這些危險消滅在地面上,付出一定的代價他也認了。
想到這裡,楊震立即起草了一份加急電報。內容分為兩個方面,一是讓情報部門會同航空兵,對海龍、西安、東豐一線,進行縝密偵查。重點是靠近鐵路線,面臨平原的淺山區。或是有著足夠開闊平原的山區。
但是有一點楊震再三提醒總部以及航空兵一定要注意,那就是無論日軍這批航空兵秘密調集到何地,但他們的這些秘密基地在眼下整個東北戰場的態勢以及日軍一貫採取的補給手段和辦法,都不會距離鐵路線過遠。離開鐵路線的支援,日軍無法支撐這麼多轟炸機使用的油料以及航彈運輸。
偵察的重點,應該放在一些通往山區或是半山區的鐵路支線上。尤其是那些日軍秘密修建,並嚴格進行警戒的鐵路支線上,要作為重點的偵察目標。同時對海龍、西安境內的半山區進行詳細的空中偵察。如果可能,儘量實行照相偵察。
美國人年初提供的,由a二零攻擊機加裝照相偵察裝置的大型遠端偵察機,還有總部自己改裝的無線電偵察飛機。該出動的時候,就要出動。不要留在手中,揣在懷裡像是一個寶一樣不捨得用。要是那樣,總部何苦花了這麼大的心血去搞這些裝備?
那十幾架a二零攻擊機改裝過來的遠端偵察機,雖說只是美國人試製的試驗品。美軍自身並沒有裝備,也沒有投入量產。除了這十幾架原型機之外,也並沒有出口過一架。但卻是抗聯目前手中,唯一可以進行戰略偵察的遠端照相偵察機。
也是目前還是以目視偵察為主的抗聯航空兵偵察機部隊,唯一的裝備了大型照相裝置的偵察機。這十幾架編制在航空兵,但是主要由情報部和航空兵情報處共同指揮的偵察機,一直是情報部門的寶貝。也是抗聯裝備的所有a二零飛機之中,最先形成戰鬥力的一批。
從抵達抗聯的那天開始,除了訓練之外,一直還沒有在戰場上使用過。如果自己不下達命令,恐怕航空兵還是不捨得動用這些被他們看成寶貝的飛機。對所以這次楊震專門強調,讓他們不要小家子氣,該用的時候一定要用。
二,就是詢問一下航空兵,目前抗聯裝備的載彈量最大、航程最遠的伊爾四型轟炸機,其作戰半徑能不能抵達日本海軍位於朝鮮南部的濟州島日本海軍航空兵基地,以及駐漢城的日本陸軍航空兵基地。
同時,航空兵部隊應該儘可能的向朝鮮境內派遣部分飛機,對其實施詳細的偵察。如果從哈爾濱起飛無法達到的話,那麼要仔細考慮從根據地內那裡起飛,載彈多少,沿著多少高度飛行,可以使這些轟炸機的作戰半徑抵達濟州島。
伊爾四轟炸機最大航程三千八百公里,最大載彈量達到兩千五百公斤。如果減少載彈量,應該足夠完成對濟州島的轟炸。從哈爾濱到濟州島的直線距離為一千三百七十四公里,如果為了減少被發現的可能性,儘可能的從日本海上空飛過需要繞路,以及避開蘇聯領空所需。從哈爾濱起飛,的確有些困難。
濟州島位於朝鮮半島的東南方向,從哈爾濱起飛幾乎要經過整個朝鮮半島。這無疑會大大減少空襲的成功性,以及增加轟炸機的戰損。所要經過沿途駐紮在朝鮮各地日本航空兵以及高射炮,可不是吃素的。
在抗聯幾乎沒有可以進行遠端護航戰鬥機的情況之下,單靠只有三挺十二點七毫米自衛機槍的轟炸機自身防禦能力,很可能會成為一次得不償失的行動。為了安全起見,只能選擇繞路。
但是如果經過仔細計算,從佳木斯或是牡丹江起飛條件可以滿足轟炸作戰半徑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