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行屍走肉。
科技是在不斷進步,但資本統治下的世界,依然是高位者輕鬆佔有大量資源,底層人付出遠不如回報。
而繁華熱鬧的背後,是無法掩蓋的人口老齡化,是戀愛結婚、生兒育女的人越來越少,人口開始負增長。
發展,是要有代價的。
資本與權貴不承擔代價,必然就要讓民眾來承擔。
而龍國呢?
作為社會主義國家。
當然不能重蹈覆轍,走櫻花和南寒的老路。
絕不能以犧牲廣大民眾的未來和幸福為代價,換取短時間內的經濟騰飛。
也正因如此。
徐雷的一系列建議被採納。
嚴控房地產發展,避免金融化和泡沫化,便是不透支廣大民眾的未來。
嚴格管控教培行業,禁止任何人和機構組織學科補課,便是不讓廣大民眾在子女教育方面內卷。
常態化的掃黑反腐,最佳化改進醫療、養老、個人所得稅等一系列制度,便是打破階層固化、縮小貧富差距。
當然。
最最重要的舉措,還是大力發展高科技。
以前剛開放的時候,國內非常窮,急需招商引資,利用國外的資本,讓國內民眾增收致富。
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與積累,國內已經沒那麼窮了,為了長遠著想,自然要科教興國,攀登高階製造業。
而且科技創新,本身也是一種實現共同富裕的普惠行為,是最能先富帶後富的舉措。
最簡單的例子,便是徐雷搞出一流的計算機、開發軟體、遊戲引擎,有人利用他提供的軟硬體創業,搞動漫遊戲創作掙到了錢。
這不就是先富帶後富了嗎?
也正因如此。
誰能創新,誰能發展高科技,誰就會受到優待照顧。
徐雷之所以有如今的身家財富和社會地位,當然離不開龍國官方背後的鼎力支援。
畢竟支援徐雷,就是支援科教興國,就是支援發展高科技、攀登高階製造業,實現共同富裕的宏偉戰略。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
龍國即便有反壟斷法,自然也不可能對本國的科技企業們用。
不僅不反壟斷,甚至反而巴不得,科技企業們能儘快做大做強,最好能壟斷全球。
為什麼?
就因為以前龍國的科技企業們,與國外那些超級巨頭相比,起步晚、底子薄、規模小,整體實力太弱了。
這就導致龍國的科技企業們,無法形成龐大的規模經濟,沒有足夠的實力,瘋狂燒錢搞科研創新,進而提升核心競爭力。
既然要大力發展高科技,要支援龍國的科技企業們做大做強,當然就要不遺餘力的支援,儘可能的讓他們規模大起來、實力強起來。
因而汽車、冶金、化工、軍工、船舶、高鐵等領域,一系列的兼併重組過後,誕生了很多國字頭的巨型企業,以便更快發展、戰力更強。
在高科技領域的扶持力度,也是前所未有。
就像徐雷要研製晶片,要搞出晶片全產業鏈,龍國就調集大量的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和軍工企業,不惜一切代價的支援人力物力財力。
即便如今以龍芯集團為首的晶片企業,已經技術暫時領先全球,是唯一能大批次、穩定生產45奈米制程精度的晶片。
但晶片的製程精度,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還有28奈米、14奈米、7奈米、5奈米、3奈米,甚至2奈米……
龍國的晶片企業們,還沒有技術達到登峰造極、產能無比強大的程度。還不能沾沾自喜,西方的晶片企業,隨時都有可能反攻。
所以還要繼續支援,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