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
緬國境內的一座莊園裡。
龍灣一代梟雄大佬陳奇力,仰臥在床頭。
看著電視上的升旗儀式。
看著螢幕上,那迎風招展的紅旗。
陳奇力不禁潸然淚下,老淚縱橫。
“河山只在我夢縈,祖國已多年未親近。”
“可是不管怎樣也改變不了,我的龍國心……”
唇角蠕動,陳奇力輕輕哼唱。
思緒逐漸飄遠,往日記憶不斷浮現。
1943年,他誕生於巴山蜀地,家境殷實、童年無憂。
然而六歲那年,父母帶著他一起遷居到了龍灣島,生活一下從天上跌入了地下。
因為那時候敗退到龍灣島的官兵家眷太多了,小小的龍灣島,一下人滿為患。
沒有了舒適的住宅,只有像豬棚雞窩似的貧民窟。
沒有了豐盛的美食,每天基本上都食不果腹,餓得頭暈眼花。
除了衣食住行艱難之外。
更麻煩的是,敗退龍灣島的官兵家眷們,來自不同省市。
說著不同的方言,有著不一樣的習俗。
龍灣島的原住民又十分排擠這些外地人。
於是乎。
社會不安穩,人心又浮躁。
稍有矛盾,就大打出手,以至於流血衝突不斷。
不願被欺負的陳奇力,召集一幫兄弟,在竹林裡歃血為盟、結為兄弟。
從此開啟了他不止是驚心動魄,也是血雨腥風的一生。
連他自己都記不清楚,自己砍過多少人,又被多少人砍過。
曾為了社團兄弟,仗義出手傷人坐牢。
也曾被政客利用,去米利當街開槍殺人。
最巔峰的時候……
區區兩千多萬人口的龍灣島上,有好幾萬都是他的兄弟。
相當於各行各業,他沒有插手,也肯定跟他沾邊。
然而巔峰的時候有多風光,衰敗的時候就有多悽慘。
他為政客賣命,自以為立下汗馬功勞,可以幫助自己更加成功。
到頭來卻被出賣得一乾二淨。
不得不認罪伏法,鋃鐺入獄。
要不是運氣好,這輩子恐怕都會老死在監獄裡。
亦或者因為某種意外,稀裡糊塗的就死掉了。
不過在監獄裡那段時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
混的再好,在權貴眼裡也不過是工具。
要想真正出人頭地,要想做成大事。
要想將那些整天叫囂鬧騰著要分裂的人,徹底打敗。
自己必須要有權力。
所以……
他出獄後,就一邊積極經商積累財富和人脈,一邊不斷蓄力準備參選為議員。
可惜一個充滿了家國大義,又相當有錢有勢的大佬,肯定會成為阿扁等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議員還沒能當成,預感不妙的陳奇力,就不得不在軍師張安櫟的建議下趕緊出逃。
真沒想到,這一逃,便是好幾年。
三年前,陳奇力還突然中風。
雖然經過精心治療,可身體狀況還是越來越差。
即便醫護人員和家人下屬,都只說自己身體沒什麼大礙,多休養就行。
還說自己小時候飲食不好,年輕時操勞過度。
如今上了點年齡,身體差一點也是正常的,多調養就好。
可陳奇力自己卻很清楚。
自己八成是得了某種大病,否則不至於靜養了三年多,身體不見好轉,反而越來越差。
以至於好不容易有機會,能光明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