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還要找龍芯集團、龍積電等企業,才能代加工生產製造出晶片。
因而成了徐雷研發中心的一員,就相當於被吸納進了龍國的晶片產業鏈。
徐雷在世界各地,投資建設的研發中心越多,招聘的西方人才越多。
就相當於在無形之間,將各國與龍國的晶片產業鏈進行了捆綁。
況且大量的人才,都到了徐雷的麾下。
此消彼長。
其他西方科技企業,就會很難招到足夠的人才。
人才團隊都不夠強大,還怎麼跟徐雷競爭?
也正因如此。
徐雷那個米利菲森特科技公司。
這些年不斷的賺錢、招人,建了一座又一座的實驗室。
而分散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這些實驗室彼此又互不關聯。
做哪方面的研發、具體任務是什麼……
全都是徐雷安排好的,他們只需要開動腦筋,好好完成任務就行。
徐雷便是這樣,利用西方人才的智慧,加速龍國電子資訊產業的迅猛發展。
雖然還沒實現‘天下英才皆為我所用’,但這樣合法合規的競爭策略,也著實讓西方科技企業難受。
他們想要招聘到足夠多的人才,提升研發力量,就必須要給出更高的薪資福利待遇,否則別人憑什麼不跟徐雷混?
可薪資福利待遇給太好,又會極大增加企業的經營負擔,間接導致他們在科研經費上投入不足。
而搞科研,不就是燒錢嗎?
錢不夠多,哪兒經得起燒?
況且龍國已經領先,要想反超,就必須要招更多人、燒更多錢。
一想到辛辛苦苦,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
到頭來,還不一定能追趕得上。
利益至上的資本家,顯然不願意擔這麼大的風險。
既然買來就能用,又何必要辛辛苦苦,自主研發生產呢?
再加上,他們早就在利益驅使下,讓龍積電等企業代加工晶片。
所以……
如今不少西方科技企業,已經更進一步,覺得‘造不如買’。
既然包括高階晶片在內的,各種電子元器件,都能從龍國購買。
效能非常好,價格還太貴,又何必自己花一大批人搞研發核心元器件呢?
像米利的匯普、南寒的叄星等企業,早就是直接採購cpU、顯示卡、記憶體、硬碟等元器件。
而就算要研發,也只搞設計。
就像因特爾、因偉達、蘋果等企業。
他們已經習慣於只搞開發設計,將生產製造、封裝測試等工作,交給龍國的電子企業負責。
這樣既不需要養一大批技術人員,也不用鉅額投資建工廠買裝置,專注產品設計與軟體開發,真是太省時省力省錢了。
如今。
徐雷打算在伊色列,也搞一個研發中心。
按照他一貫的做法,肯定又是儘可能的,將伊色列半導體行業相關人才悉數盡收。
讓越來越多西方人才,都融入龍國的電子資訊產業鏈,卻又只從事研發設計工作。
長此以往。
在生產製造方面,必然會被龍國越甩越遠。
將來真要脫鉤,彼此反目成仇。
西方的電子資訊產業,就必然只能崩潰。
因為根本沒有包括光刻機在內的,各種先進加工製造裝置。
而且研發設計所使用的各種軟體,還是龍國的。
真要鬧翻臉。
徐雷完全可以限制裝置出口、禁止技術轉讓、停止軟體授權……
他們拿什麼搞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