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張恪這一手實在是漂亮之極,贏得在場文武一致稱讚。
廣寧的勝利實在是太大了,統計了三天,還沒有最終的結果,可是崔呈秀都等不及了。他立刻起身回京,讓張恪算出結果,立刻通知他。
崔呈秀日夜兼程,一直趕到了通州,遼東的統計結果才送過來,崔呈秀看了兩眼,就笑得差點從馬上摔下來。
前所未有的大捷,他竟然有福氣分一杯羹,實在是祖墳冒青煙。
崔呈秀早早讓人通知京城報捷,他帶著欽差儀仗,聖旨,尚方寶劍,耀武揚威,向著城裡走去。沿途都是百姓,搭著綵棚,地上還有香案吃食,甚至有人叩拜。
“當初永貞也享受過這個,沒想到我能有這個福氣!”
崔呈秀在百官的簇擁之下,直接到了午朝門。九千歲魏忠賢早就等在了這裡,他急忙拉著崔呈秀,噓寒問暖,別提多親熱了。
他在前面領路,急匆匆到了東暖閣。偷眼看去,只見一道身影正站在門口,翹腳眺望著。
“是皇上!”魏忠賢驚叫出來。
“主子,您怎麼能等在這兒啊?”
“無妨,朕要聽聽,崔愛卿,到底戰況如何?”
崔呈秀拜倒請安,大聲說道:“啟稟吾皇,廣寧一戰,將士用命,運籌得法,殲滅建奴五萬有餘?”
“啊!多少?”
崔呈秀勇敢地抬起了頭,和天啟四面相對,火星噼裡啪啦。
“啟奏皇上,是五萬人!建奴被重創!”(未完待續……)
第四百零六章 遼東王
自從孫承宗攻擊耀州慘敗之後,遼東局勢急轉直下,京城中上至天啟,下至文武百官,全都嚇得不知如何是好。
有人上奏嚴懲孫承宗的罪過,可是就算殺了孫師傅也沒法擋住建奴的十萬大軍,因此有人要求京城戒嚴,派遣重臣巡視防務,更有人提議調九邊精銳,前來勤王。
建奴離著好幾百裡,大明的文官就如此畏敵如虎,驚慌失措,要不是親眼所見,絕對不會相信,堂堂天朝竟然握在這麼一群飯桶的手裡。
好在魏忠賢還算有主意,經過詢問之後,建議天啟將大權交付張恪。不過他也不放心,京營都是一群無用的廢物,老魏只能建議天啟,擴充內操人數,增加到一萬。
所謂內操,就是選派粗壯的太監,給予甲冑武器,訓練起來,護衛皇上。
憑著一群太監能擋得住兇悍的建奴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魏忠賢此舉不過是為了擴充內廷實力而已,於大局絲毫沒有作用。
明眼人都一清二楚,這種時候唯一的指望就是張恪,只有他能擋得住建奴,能夠作為京城銅牆鐵壁,能讓所有人睡得安穩,繼續高談闊論,黨同伐異。
在這一刻,對張恪的指責非議壓倒了最低點。
在焦急和恐懼的煎熬中,大明的君臣一點點挨著,熬了,扳著指頭算日子,生怕張恪擋不住,把韃子放進來。
據說有不少勳貴大臣都暗中備下了快馬和車駕,準備隨時逃命。
天啟同樣備受煎熬,他的痛苦來自兩方面,一是建奴,一是朝廷的大臣。
平時這幫人以忠臣自詡,彈劾這個,大罵那個,全天下就他們最在乎大明。就他們最愛護皇上。可是真正到了用他們的時候,全都成了霜打的茄子,徹底蔫了。
說到底還要用有本事的,廢物再多也沒用。
只要張恪能擋住建奴,就重重賞賜他,把人心拉回來!
天啟暗暗的想到。
就在京城人心浮動,亂成一團的時候,終於等來了遼東的訊息,先是錦衣衛的密探回報打贏了建奴,接著巡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