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對韓老先生的印象更是越發的好了。聽聽,這是多麼為朕考慮的賢臣良相啊!
當韓爌的大轎回到自己的府邸的時候,早有家中管家、子侄們在門前伺候。
攙扶著老爺下轎的管家滿臉的笑容,“老爺辛苦了!”
“嗯,為臣子者,自當忠心報國,此乃我輩讀書人的本分,今日家中可有事?”
管家命人將轎子抬走,一面低低的聲音告訴自家老爺,“兩廣總督派人送來了些南海土產,別的倒也罷了,其中有一面五尺長的穿衣鏡,卻是世所罕見。”
“哼!你也跟了我許多年,怎麼還對這些身外之物如此的看不開?可有書信?”韓爌的態度很是鮮明,訓斥了幾句管家,管家倒也習以為常。
“書信、拜帖、禮單都在老爺的書房裡。”
李逢節的書信寫的很客氣,口口聲聲尊稱老前輩,因為山川阻隔,不能夠早晚聆聽教誨,深以為憾事。派人送去些南海土產,以表敬慕之心。在書信的最後,順帶又提了一筆,廣東如今米價低廉,如果先生有意運米北上賑濟災民,學生願意報效一二。
“這位李大人,倒也是有趣的緊!”放下書信,韓爌手捻鬚髯笑了起來。管家命人將穿衣鏡擺放好,打發下人退出書房,自己在老爺面前準備聽候吩咐。
用紫檀木製成的鏡框,鑲嵌在黃金中的琉璃寶鏡,在燭火的照耀下顯得光彩奪目。饒是韓老先生宦海沉浮一生,也不曾見過如此巨大的鏡子!
端詳著鏡子裡的自己,當年風流倜儻的少年讀書人,已經變得兩鬢皆白,額頭上滿是皺紋。同一旁低頭侍奉的那名新納的小妾相比,一個如同水靈靈的蓮花,一個如鱗甲密佈的老松。正如蘇東坡所說,恰如一樹梨花壓海棠。韓老先生不由得一番感慨,“廉頗老矣!”
“老爺如何將自己同那廉頗相提並論?那廉頗成名亦不過是靠著讀書之人的容忍海量,方才青史成名。如果沒有藺相國他不過是一個鬥米方肉的酒囊飯袋、一介武夫而已,老爺可是身為我大明首輔!”管家尺度合適的拍了一記馬屁。
“你用我的名義寫封信給兩廣督臣李大人。告訴他,說聖上已經同意他的鑄炮之事,要他小心巴結一番,辦好此事,他便可以在京城中與老夫朝夕過從,談詩作畫,飲酒賞月。”
對於自己家老爺這種出賣風雷**的手段,管家早就熟練以極,當下點頭稱是。
“那他說的米價的事情?”
管家回問了一句,如今北方各地的米價可是暴漲,如果能夠用五錢銀子的價錢買到米,運到北方可以獲得暴利。
“緩一緩吧!如今怕是盯著兩廣米價的人不在少數。我們不可以輕易的趟這趟渾水。”
韓爌心裡很清楚,那米在廣東每石雖然是隻賣五錢,到了福建便成了八錢甚至一兩,如果運到江西、江南,怕不是要三兩了?哪裡還有錢可賺?!
“另外,派人去一趟寧遠,告訴他,我之前說的紅夷大炮很快就要有了,讓他小心做事。”
“是!小的馬上就去辦!”
接受招安的鄭一官
一封首輔大人親信寫成的密信,被兩廣總督衙門派在北京的差官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廣州,交到了總督李逢節大人的書案上。
“明翰,你來看!”
讀完了書信的總督大人心情無比愉悅,命人將自己的兒子李明翰找來,將這封京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