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天生就和李華梅八字犯衝的鄭森,不由得手舞足蹈起來,督促大青頭船上的炮手們脫炮衣刷炮膛,裝填藥包,準備發射。
“轟!”
大青頭上一個水手一時興起,將一枚十二磅炮彈發射了出去。登時嚇得他臉上蒼白。
這一聲炮響,成為了南粵軍和鄭芝龍集團衝突的第一槍。
而這場決定了東亞海域主人的戰爭,因為雙方的子女都在現場,而被稱為子女戰爭。
正文 第三百八十章 報復手段
“。。。。是日,城內奸商先以罷市相挾,以裹挾良民,之後又以奸猾之徒從中煽惑,令良民於城中各處大加劫掠,擾亂留都,更有歹徒,出城往紫金山方向奔去,意圖騷擾陵寢,幸得為寧遠伯率隊攔阻,未能得逞。然城內被洗劫店鋪一千餘家,被毀房屋數千間,財貨損失,不計其數,更有婦女數百人被辱。臣等守衛留都有責,為保陵寢不失,乃閉城大索,更得萬餘義民之助,將千餘名作亂之徒盡數拿獲,押赴江邊梟首示眾。”
“此事緣由之起,皆為城中商民聽聞寧遠伯、誠意伯二公合手將杜絕商民生路而起。初,貢院士子、城中各處商民於留都各處部院衙門處請願,懇請二公體恤民生之艱難,不料城中宵小之徒乘機作亂,令良善商民受此池魚之殃!昔日蘇州五義士反抗閹黨權奸,不畏強暴。不料,本朝竟有冒天下之大不韙,屠殺商人士子之舉!大丈夫明死生之大也,匹夫之有重於社稷。今聖天子在位,朗朗乾坤之下,竟做出此等天怒人怨,欺壓士人百姓之事,置國朝言官鑿鑿,青史鐵筆於何處?”
兩份同樣是將南京風波過程的題本奏報,便這樣擺放在崇禎的桌案上。
一份是魏國公領銜,南京各勳貴,包括守漢在內的諸位爵爺們聯名上奏,明裡暗裡的將南京風波的罪魁指向了那些商賈。
最要命的一筆是,這些人已經到了敢於騷擾陵寢的地步,皇上,你自己看著辦,這些傢伙都要動你的祖墳了,要不是我們果斷出手。只怕孝陵衛也和鳳陽一樣,被燒成白地了!
但是,南京六部衙門所上的奏摺卻是恰恰相反,將這場風波的矛頭直接指向由劉孔昭和李守漢簽署的那份江海聯防協定。認為這是亂源。而且。守漢很不幸的成為了鎮壓明朝為民請命學生運動的劊子手。
但是,對於這兩方面彼此掐的烏眼雞一樣。崇禎也只能從中和稀泥,這兩個集團是他都惹不起的,或者,這樣的結果也是他樂觀其成的。
於是。一道各打五十大板的申斥聖旨,便由京城發出。
傳旨太監正是早已被南粵軍喂得腦滿腸肥的吳良輔。
吳良輔乘坐的海船停泊在下關碼頭上時,令他有些不敢相信,這座城市剛剛不久前還遭受過一次暴民洗劫的災禍。
江面上仍舊是來往船隻不斷,浩浩蕩蕩的車輛不斷進城,上面滿載糧米,還有油鹽醬醋茶諸類雜貨。整個城池己經恢復了平靜。街道上被打掃的乾乾淨淨。連堆積多年的垃圾都被清掃乾淨了,原來地上的血跡也被人打來清水洗滌的乾乾淨淨。街市己經恢復太平,滿面笑容都是排隊購買糧貨的軍民百姓,所有人規規矩矩。不敢爭也不敢搶。自是不遠處手執格殺勿論大令巡邏隊的緣故。
如果不是街上還有一隊一隊巡邏的兵士和鹽漕兩幫的幫眾,給人的感覺彷彿這裡就是太平盛世,前些日子那場無妄之災那就是一場噩夢。
“皇上竟然下旨申斥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