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妃就得到朝廷多次冊封,從原來的夫人一直加封到聖妃,其中最晚的一次冊封是洪武五年,明太祖下詔冊封其為“昭孝純正孚濟感應聖妃”,不過當地百姓還是習慣稱之為天妃。
其實,天妃作為民間神祈,是百姓對美好生活的一種精神寄託,根本就無需朝廷的認證,萬磊這一次來拜祭天妃,主要也是激勵福建人發揚航海精神,勇於向海洋進發,甚至還鼓勵福建人向隔海相望的小琉球島進行殖民。
所謂的小琉球,其實就是臺灣,明初對這個海島瞭解很少,錯誤地認為這個海島比琉球島小,所以官方才以小琉球來命名,不過福建沿海的百姓卻以臺員來稱呼之。
明朝廷對小琉球可謂是十分之不重視,只是在澎湖地區設了一個巡檢司,後來還朱元璋還將其列為不徵之國,而可笑的是,小琉球上住有很土著部落,到現在還沒有統一的王朝出現,根本就不能算是一個國,也從來沒有對明朝進行過朝貢。
現在大華民國建立,自然不會像明朝廷那樣閉目塞聽,萬磊早早就派人到小琉球去摸底,發現當地的土著分為平地人和山地人兩種。平地人聚集在沿海平原地區,與中原有交流,有一些人還懂得漢語,可以說是熟番。而山地人聚集在中部的高山上,民風彪悍,蠻橫得緊,是十足的生番。
熟番比起生番來,自然要好對付一些,萬磊已經有計劃,在兩年內對小琉球用兵,先征服西部的平原地帶,再向中部進軍。當然,在用兵之前,還是先要搞好**工作的,所謂兵馬未動輿論先行,萬磊讓福建人多到對面去做生意,跟當地人交朋友,多多地培養帶路黨。
當一切準備就緒,就是海軍高歌猛進之時,大軍所到之處,自然是順者昌逆者亡,不主動投降的,全部拉回來當農奴,萬磊可不會對那些土著心慈手軟的,更不會直接給投降的土著公民待遇。
第407章 經略江南(六)
在茫茫大海之上孤船過海,這是十分危險的事情。由於船隻效能和航海技術欠缺的原因,一般的海船都是沿著海岸線行速的,這樣雖然要繞遠路,不過即可以避免遭遇風lang,又不易於迷失方向。
然而,沿海岸線行駛也會有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容易遭遇海盜打劫。特別是南洋海域,那裡海島眾多,海盜更是多如牛毛,就連很多海商也是亦商亦盜,如果沒有強大的武力當後盾,肯定要被人打劫。
鑑於南洋海盜猖獗,萬磊一方面讓海軍在南洋增派軍艦蕩盜護航,一方面把海商組織起來,讓他們組成大型船隊集中,以建少海軍的護航負擔。
其實,這也不是什麼難事,以前一直是華遠公司壟斷海外貿易,現在不過是本著利益均沾的原則,讓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的海商入股加盟,大家有錢一起掙,有風險一起擔。
華遠公司派人在福建搞集資的時候,萬磊已經完成了對福建的考察,坐船向下,巡訪廣東沿海。相比於福建,廣東的發展很緩慢,全省人口不過一百來萬,而且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區,以農耕為主業,手工業還處在萌芽階段。
不過,廣東有珠江水路可以聯通廣西,又靠近南洋地區,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而珠三角地區又是魚米水鄉,不管是農業還是手工業,都可以有長足的發展空間,只是陸路交通相對落後了一些。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萬磊已經計劃好了修一條由南海縣到武昌的鐵路,與開封到漢口的鐵路對接,形成一條貫通南北的主幹道。這一條幹道所過地區多是平原,只有少數丘陵海谷地帶,修路成本不算太高。
北南鐵路修成之後,直接貫通北平,河南,湖北,湖南,廣東五省,加上一些支線,足以把全國各省連通起來,以後洙江口甚至有望趕超長江口,成為大華民國最重要的出海口。
然而,廣東現在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