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佐官。黨委會建立之後,他們也多進入了常委會,所以黨政其實還是一家。
不只是黨政是一家,其實黨軍也是一家,北平軍現在軍委會的嚴控之下,各級軍官多是在冊黨員或預備黨員,真真正正的實現了團結一致,只要黨委會表決透過,軍委會就可對外用兵;而在順天府遭遇外敵入侵時,軍委會直接就能接手軍政事宜,釋出戰事命令,團結一致抗擊敵人。
所以說,黨建立之後,真正地實現了黨政軍一家親,雖然以後還會有議會選舉,不過所選出來的議員也好,各級行政官員也罷,其實在是受黨委會直接領導,因為那些人不是已經入黨就是要被吸納入黨,成為利益團體的一員。
當然,這個利益團體除了爭取團體利益之外,也還是要顧及到百姓的利益的,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其實不管是皇權也好黨權也罷,一旦嚴重脫離群眾,就只有滅亡一途。作為祖龍黨的發起人,萬磊把始終代表人民群眾的最根本利益這一條寫入黨綱,並時刻提醒黨員要注意個人的修養,以提高黨的政治影響力。
專利局書記一職雖然沒有黨書記那樣權勢,不過也非常重要,因為順天府一切發明創新都要到專利局進行登記,登過記的專利技術,以後誰如果要使用這些專利技術,就得支付使用費,以此保證專利所有人的利益,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到研究和創新之中。
所謂一人力孤,萬人力無窮,專利局還下設有研究院,把那些擅長於搞研究和創新的人才集中起來,集中力量著力於技術革新和推廣。研究院近期就召集了數十名能工巧匠,著力於研究大紡車和新式織布機,以提高紡紗織布的效率,為將北平城建立成毛紡基地而提供技術和裝置支援。
一身兼任兩大書記官,一手管黨,權力輻射到政軍;一手管科技教育,什麼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云云,總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能插手的,萬磊都已經插手了,高瞻遠矚並因勢利導,引領順天府走上富強之路。
正當萬磊與眾小道分享時鐘的設計心得之時,一個衙役快步而來,道:“萬先生,鐵大人請您馬上過去一趟,說是北元的貿易團提前來了,請您過去商議,是不是要提前進行交易?”
第139章 因勢利導(十六)
北元的貿易團來了,開抵居庸關前的就有四千多人,這些人趕著大量馬匹牛羊,不知道的人,肯定以為他們是來入犯的。不過萬磊知道,北元這是來轉嫁旱災壓力的。因為天時久旱,水草不豐,與其讓牛羊餓死,倒不如趁早趕來賣了,換些糧食回去度災。
在開展與蒙古人的互市一事上,萬磊的頭腦是清醒的,雖說貿易是和平的,不過也得有武力當後盾才行,不然人家肯定改行當強盜,直接開搶,搶完了連張欠條都不會打。為了貿易能正常開展,萬磊親自出馬,來到居庸關上主持這第一次外貿工作。
按照事前的約定,貿易本來是在下月中旬才開展,所以順天府方面有些準備不足,就連事先約好的互市點都沒有建好。不過蒙古人既然來了,是輕易打發不走的,萬磊讓人在居庸關外一片空地上搭起一片帳篷,作為臨時的貿易點。
居庸關內駐有五千軍隊,連關城不遠的昌平縣城內又有兩萬多,這麼多兵力駐紮在附近,就算蒙古人玩花招,也是能應對的。當然,萬磊是本著和氣生財的精神的,畢竟順天府現在還在夾縫中求生存,能交上的朋友就儘量交上。
與萬磊一同前往居庸關的除了有一通文武官員之外,還有一支運輸隊,各種事先約定好的物資被運到關城內,等與北元的使者過來議定交易細節之後,就開始交易。
說實話,北元雖然佔有蒙古高原一帶,不過治下的族人卻少得可憐。自從被趕出中原之後,蒙古汗國陷入分裂之中,各部不是南符明朝,就是相互攻伐不斷,成吉思汗的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