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林家慣例,這句唱完就該林嬈接了。而林嬈嘴裡叼著太后的愛心煎餅,手裡抄著捲髮棒,拿黑色液晶電視的反光當鏡子,正專心地卷著頭簾。
老兩口還等著女兒接著唱下去,林嬈不為所動地整理碎發,屋裡陷入一片寂靜。
……哦,還必須要唱啊。林嬈看了看林父耐心等待的模樣,收起捲髮棒,哼唱著:&ldo;崔鶯鶯喲,得了不大點的病……&rdo;
&ldo;……躺在了牙床……&rdo;
林父不滿地看了眼態度極不端正的林嬈,接著唱下去,明明沒有樂器相伴,他卻晃著腦袋,神奇地唱出了京韻大鼓的神韻。
只要林仲文在家,林家的氣氛就跟個大院似的,就差沒拎著鳥籠走街串巷,比她那四合院的工作室還正宗。
胳膊腿兒一邁,就掀起一陣灑脫閒逸之風。
聽他說,過去溜達在衚衕裡,只要嚎一句&ldo;二八的那位&rdo;,就不知道會從哪兒家院子傳來聲音接上後半句。
而她這位父親,是駱玉笙老藝術家不折不扣的死忠粉。
&ldo;哎我說,你這每次一唱我就想起我之前被迫當著全年級的面……唉,咱還能愉快的生活嗎……&rdo;林嬈又往嘴裡塞了一大口麵包,鼓鼓囊囊地說。
曾經高中藝術節有個歌唱表演,別人走的都是流行音樂卦,林嬈忙著話劇社排練什麼都沒準備,站在臺上張口就來了段《劍閣聞鈴》。
&ldo;馬嵬坡下草青青,今日猶存妃子陵。&rdo;
她從小聽林仲文唱到大,雖說始終難以學會其中的意韻,盡力唱完最後得到的是混雜著驚訝和不解的嬉笑,和寥寥幾聲鼓掌。
&ldo;怎麼不行了。戲靠演,曲靠唱,曲藝雖然現在流失了觀眾,可咱的傳統總是得傳下去的……&rdo;
林仲文一開口就是長篇大論,她聽得耳朵都起老繭,在現在這個快餐文化的階段,傳統的傳承要找到創新方式和合適的傳播載體,還真得需要不斷探索才行。這也是她當時挑了《梨園世家》的劇本的理由。
雖然林仲文老生常談居多,可不得不說林嬈跟著他學了很多東西,從小就聽父親談藝術人的&ldo;工匠精神&rdo;,一直是她這些年工作演戲最在意的標準。
&ldo;行啦,你爸他這是放假了沒學生給上課,嘴皮閒得不行了。&rdo;楊靜嵐洗完碗,換上了自己一絲不苟的工裝,拎著包往外走。
&ldo;媽,你們學校還沒放假?都六月底了。&rdo;
&ldo;能跟你爸他們大學比嗎?今天期末,我監考。&rdo;楊靜嵐沒好氣地說。
被點名的林仲文笑盈盈:&ldo;下月初我還要出差,一到放假你就比我閒了。&rdo;
林仲文是考古系的教授,一到假期就是他出野外的日子。
&ldo;少在那兒散德行。&rdo;楊靜嵐穿好鞋子正要出門,狐疑地看了一眼正在全身鏡前拿著兩條裙子筆劃著名女兒,&ldo;對了林嬈,你在這兒挑什麼呢?你在這兒都挑老半天了,又沒頒獎儀式至於嗎?&rdo;
&ldo;啊?&rdo;林嬈頭都沒回,&ldo;我今天有約會。&rdo;
&ldo;又貧嘴。&rdo;楊靜嵐對林嬈的皮勁兒都快免疫了,翻了個白眼。&ldo;你今天晚上不是還有巡演嗎?&rdo;
她記得林嬈跟她說過,六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