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倪。
但凡是蘇詠霖明確表示不贊同的議桉,就沒有一個透過的。
而蘇詠霖明確表示贊同的議桉,全都透過了。
蘇詠霖不發表意見的議桉,則爭論相對激烈,有透過的,也沒有沒透過的。
於是有些人就悟了。
他們原先的擔憂的確是不需要存在的,他們根本不用擔心這個民眾代表大會會鬧出什麼他們不想看到的事情來。
根本沒那個可能。
因為蘇詠霖還在。
他還在主持會議,只要他還在一天,民眾代表大會就像是他個人的意志一樣,甭管他自己是不是這樣看待的,反正大家都是這樣看待問題的。
再者說了,這個大會五年召開一次,決定今後五年的大明國家行動計劃,就當下的情況來看,並不會真正干涉到大明國的運轉。
被否決的議桉要麼是運氣太差,要麼就是在本質上屬於被蘇詠霖否決掉的議桉,並非是什麼民眾的意志。
蘇海生坐在中央代表席位上,看著這一幕,再看了看張越景,看了看蘇絕,低下頭,深深嘆了口氣,什麼都沒有再說。
倒是張越景深深的做了一番思考,覺得眼前的這一幕倒也不能完全算是蘇詠霖的意志在作出決斷。
現在看起來是蘇詠霖主導議程,但是這也是一個讓大家習慣這個議程的過程,等到蘇詠霖真的不在了,大家說不定已經完全習慣了這個過程,屆時有沒有蘇詠霖,還重要嗎?
他現在知道了,蘇詠霖厭惡管束一切的封建大家長式的做派,這是他廢除帝制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朝廷各大部門一開始都是沒有慣例的,但是日子久了,各自都會出現各自的遊戲規則,輕易不會更改,若要生存,就要在這個大家已經完全熟悉的規則裡面折騰,而不能超脫其中。
他意識到蘇詠霖正在以自己的無上威望推動著民眾代表大會對於大明政治的絕對權威性,而一旦這個絕對權威成為了大家預設的事實之後,就算蘇詠霖已經不在了,估計民眾代表大會的地位也鞏固了。
屆時,蘇詠霖實際上就和民眾代表大會融為一體,他就是民眾代表大會,民眾代表大會就是他。
而某些封建大家長式的領導者敢於反對蘇詠霖式的民眾代表大會嗎?
恐怕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