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秋,上幸雍,且郊。或曰“五帝,泰一之佐也,宜立泰一而上親郊之”。上疑未定。齊人公孫卿曰:“今年得寶鼎,其冬辛巳朔旦冬至①,與黃帝時等。”卿有札書曰②:“黃帝得寶鼎宛(侯)〔朐〕,問於鬼臾區。區對曰:‘(黃)帝得寶鼎神策③,是歲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紀④,終而復始。’於是黃帝迎日推策⑤,後率二十歲得朔旦冬至⑥,凡二十堆,三百八十年,黃帝仙登於天。”卿因所忠欲奏之。所忠視其書不經⑦,疑其妄書,謝曰⑧:“寶鼎事已決矣,尚何以為!”卿因嬖人奏之⑨。上大說⑩,召問卿。對曰:“受此書申功,申功已死。”上曰:“申功何人也?”卿曰:“申功,齊人也。與安期生通,受黃帝言,無書,獨有此鼎書(11)。曰‘漢興復當黃帝之時(12)。漢之聖者在高祖之孫且曾孫也(13)。寶鼎出而與神通,封禪。封禪七十二王,唯黃帝得上泰山封’。申功曰:‘漢主亦當上封,上封則能仙登天矣。黃帝時萬諸侯,而神靈之封居七千(14)。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15),五在中國(16)。中國華山、首山、太室、泰山、東萊,此五山黃帝之所常遊,與神會。黃帝且戰且學仙。患百姓非其道(17),乃斷斬非鬼神者。百餘歲然後得與神通。黃帝郊雍上帝,宿三月。鬼臾區號大鴻,死葬雍,故鴻冢是也。其後黃帝接萬靈明廷。明廷者,甘泉也。所謂寒門者(18),谷口也。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19)。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龍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龍鬍髯號(20),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於是天子曰:“嗟乎(21)!吾誠得如黃帝,吾視去妻子如脫�耳(22)。”乃拜卿為郎,東使侯神於太室。
①朔:朔日,即每月初一。旦:天明時,早晨。②札書:寫在木筒上的文字。札,古代書寫用的小木筒。③策:古代占卜用的蓍(shī,師)草。④紀:古以歲、日、月、星辰、歷數為五紀。這裡指歷數,即推算節氣之度。⑤迎日推策:指觀測太陽的執行用蓍草推算曆法,預知日月朔望節氣等。迎,預測。⑥率:大致。⑦經:正常。⑧謝:辭謝,推辭。⑨嬖人:受寵幸的人。⑩說:同“悅”,高興。€鼎書:關於寶鼎的書。�當黃帝之時:指與黃帝時的歷日相同,如年名、日名、冬至等節氣的位置等。(13)且:或,或者。(14)神靈之封:指為祭祀神靈而建立的封國。居:佔。(15)蠻夷:指中原地區以外的四方各少數民族。(16)中國:指中原地區。(17)非:以為非,反對。(18)寒門:《集解》引徐廣曰:“寒,一作‘寒’。”(19)胡:獸頸下的垂肉。髯:兩頰上的鬍子。(20)號:大聲哭喊。(21)嗟乎:嘆詞。(22)�(xǐ,洗:同“屣”,鞋。
上遂郊雍,至隴西,西登空桐,幸甘泉。令祠官寬舒等具泰一祠壇①,壇放薄忌泰一罈②,壇三垓③。五帝壇環居其下,各如其方④,黃帝西南,除八通鬼道⑤。泰一所用,如雍一畤物,而加醴棗脯之屬⑥,殺一犛牛以為俎豆牢具⑦。而五帝獨有俎豆醴進⑧。其下四方地,為餟食群神從者及北斗雲⑨。已祠,胙餘皆燎之⑩。其牛色白,鹿居其中,彘在鹿中,水而洎之€。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泰一祝宰則衣紫及繡。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
①具:準備,備辦。②放:通“仿”,仿照。③垓:同“陔”,臺階的層次。④方:方位。⑤除:修,修築。⑥醴:甜酒。脯:乾肉。⑦犛牛:一種長毛牛。俎豆:祭祀時盛牛羊等祭品的禮器。⑧獨有俎豆醴:是說只有牛羊等和甜酒,而沒有犛牛。⑨餟:連續祭祀。按:《封禪書》作“醊”。⑩胙:祭祀用的肉。€洎(jì,記):浸泡。�特: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