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都不敢喘。
皇帝是既憤怒又失望,心裡更是沒著沒落。更重要的是,皇帝想要的鎮國利器火炮的鑄造技術,還沒有到手,發明者孔晟就此撒手人寰,這讓皇帝根本接受不了。
皇帝發了半天的火,最終還是嘆息連聲,表示要出宮拜祭孔晟,同時要釋出追諡孔晟的詔命。
因為孔晟的身份不一般,對於孔晟的追諡必須要經朝會討論,皇帝也不可能自作主張。因此,半個時辰之後,皇帝再次召集了小朝會。
這是小範圍的李唐朝廷高層朝會。三省六部的主官,公爵以上權貴,才有資格參加。
其實這個時候,孔晟的死訊早已在長安傳開,朝野為之震盪。當皇帝神色陰沉站在丹墀上凝聲說出自己要追諡孔晟的意見時,並沒有人反對。
其實人都已經死了,還跟一個死者計較什麼短長?追諡就追諡吧,反正不過是一個虛名罷了。這是大臣們的真實心態。
趁火打劫和落井下石的人不是沒有,而是看到皇帝的態度,都不敢表現出來罷了。為了一個死人讓皇帝不高興,划不來。
唯獨皇太子李豫提出了不同意見。
皇帝的心情本來就很糟糕,一見李豫又跳出來跟自己唱反調,氣就不打一處來,他目光如刀冷視著李豫,沉聲道:“孔晟對社稷有大功,朕之重臣。孔晟不幸罹難,朕按照大唐禮制予以追諡,有何不可?嗯?”
李豫知道皇帝老子對自己很不滿意。但李豫是一個堅持個人意見的人,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主張。他定了定神朗聲道:“父皇,長安候孔晟不幸遇難,兒臣也倍覺意外和痛心。只是兒臣以為,孔晟的死因不明,還需探查偵辦。因此,暫時不宜過早追諡,還是等查明真相後再商議追諡封號也不遲。”
其實李豫說的也有幾分道理。
孔晟這種人物,算是長安城裡的實權派,他掌控禁軍,長安侯府戒備森嚴,孔晟突兀失蹤並死亡,這背後決定存有黑幕,如果不查明這些,急乎乎追諡孔晟,萬一將來……出現問題,會讓皇帝和朝廷無法收場的。
李豫完全是站在皇室的立場上說話。
李泌和杜鴻漸交換了一個會心的眼神,他們在很多問題上都與李豫站在對立面上,唯獨這一次覺得李豫說得頗為有理,皇帝可能是因為傷心過度、有些急不可耐了。
李泌咬了咬牙,出班恭謹道:“陛下,臣以為,太子殿下所言甚是。此刻,應儘快查明孔晟的死因,待查明真相後,再予以追諡也不晚!”
皇帝實際上也明白這個道理。只是皇帝最近乾綱獨斷慣了,遇到不同聲音,心裡就極為不爽。尤其是今天因為孔晟的死因,他變得心情暴躁,很難聽得進反對之聲。
皇帝沒料到李泌會附和東宮的話,這可是自己的心腹大臣,一貫的保皇派。
皇帝暴怒起來,撂下一句話竟然拂袖而去:“朕心意已決,無需再議!此事暫且定下,容後孔晟喪事辦妥後由禮部發布,昭告天下!”
皇帝怒衝衝而去,剩下一大殿的大唐權貴面面相覷,心裡頗不以為然。
李揆向皇太子李豫拱手施禮道:“殿下,陛下如此……”
李揆質疑皇帝的話還沒有說出口來,就被李豫生生打斷:“好了,父皇痛心於孔晟之死,我等且不必慌亂。各位大人,此刻最重要的是查明孔晟的死因,李相、杜相,父皇已經交代過,此事由你們親自督辦,責成神龍衛、大理寺會同京兆府限期辦案,不得有半點延誤!”
要說不滿,李豫比任何人都不滿,只是當眾之下,妄自非議皇帝,這不是什麼好事,會讓人更加詬病東宮派系的驕橫。因為意識到皇帝掌握著火炮這種國之重器,李豫現在不敢輕舉妄動——至少與過去相比,對皇帝的態度變得小心謹慎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