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丫米)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同樣從冰櫃中拿出,草莓為什麼比巧克力冷?
答:
甲
人吃從冰箱拿出的草莓和巧克力初始溫度相同,哪個更讓人感覺涼,就看哪個能更快更多地吸收人口腔內的熱量。
一是熱傳導率的因素。冬天手拿鐵和木頭,感覺鐵更冷就是由於金屬的導熱性要比木頭高很多。利用這個原理,燒水壺需使用塑膠做把手,走街串巷賣冰棒兒的用棉被蓋住箱子,而CPU散熱使用銅的效果要好於鋁和鐵,火箭的頭部使用銅焊技術。草莓的成分中水佔很大比例,而巧克力內糖、脂肪、蛋白質等導熱性較差。人吃冷藏草莓時,與舌頭牙齒接觸處吸收的熱量迅速傳導到草莓內部或其他溫度低處,使人感覺較涼。
二是物體比熱容的因素。比如內燃機的散熱,受表面積等因素的限制,僅靠發動機表面金屬和空氣散熱已不能解決問題時,水冷誕生了。如今電腦CPU發熱越來越多,水冷的散熱器也開始應用於電腦。草莓的主要成分為水,在口腔內要同樣升高到37度,其吸收的熱量比巧克力要多,所以人感覺更冷。(儒客小子)
乙
從味覺的實質來講,辣味是一種痛覺,是對味蕾的一種刺激,而甜味是一種比較溫和,能帶給人以舒適放鬆感覺的刺激,更像是對味蕾的一種愛撫;冷和熱也是一種痛覺,“痛”的程度決定了人冷熱的程度,當人光著膀子站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寒風中,或是不小心觸到紅紅的燒火棍,就會明白這的確是“痛”的不行。所以,當我們品嚐在冰箱裡“痛”的不行的可憐的草莓和巧克力時,(假設比熱這個東西也被上帝拖出去宰了。)它們帶給我們的痛苦的刺激是一樣的,但巧克力帶給我們的甜味,也就是舒適的*卻遠大於草莓。試問一下,一個絕世美女和一個超級恐龍用同樣的力量毆打你,你會感覺誰打得更痛呢?我們可以做一個小小的實驗來驗證一下:一杯水和一杯糖水,一樣的杯子一樣的體積同時放進一樣的冰箱,一定時間後取出嚐嚐,我真的感覺純水更涼一些。所以,也不難理解我們為什麼總是感覺雀巢的冰爽茶或是薄荷糖比其他的飲料和糖更涼一點,因為糖總是溫柔地愛撫我們的味蕾,而薄荷卻在偷偷地強烈地刺激著它們。(Zippolb)
丙
這是一個站在甜品櫃前,經常要在草莓和巧克力之間作出選擇的年代。通常,選草莓或選巧克力與即時心情有關,屬於感性範疇,那麼牙痛的人該如何做出科學的取捨呢?
草莓吃起來比巧克力涼很多。這與兩位名媛的出身和格調有關。草莓小姐屬於薔薇科多年生常綠草本,酸甜多汁。每100克草莓中含維生素C 50—100毫克,水分佔到90%,還記得冷酸靈牙膏的廣告嗎?冷與酸是相輔相成的牙齒殺手。VC的含量決定了草莓可口的酸度,而水的比熱容最大,所以想要使氣質清冷的草莓小姐與周圍環境打成一片,你的口腔必須主動傳遞更多的熱量,才能換來對方的親和。
優雅世故的巧克力小姐背景就要複雜得多,屬於多國聯姻的混血後裔。通常認為可可含量在55%—75%之間的巧克力口感最好。可可脂只是一種高熱量脂肪,和神秘的可可粉相比實在是太市井了。巧克力小姐的特點都是芬芳柔滑,既不含VC也沒有水分,正好輝映熾熱的愛情。結論,牙痛的人根本不應該吃冷飲!(小耗子)
丁
事實上,從我們看到草莓或巧克力的那一瞬間起,存在於我們大腦的關於草莓或巧克力的資訊就會不斷地被提煉反射給我們的大腦。你以前的經驗積累可以會在冰草莓的附加屬性中加上這麼一條:冰涼。而巧克力平時給你的最大屬性是火熱濃厚,所以你沒有“冷”這個經驗向大腦反應。我們正常人口腔溫度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