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恨賊滿,失了勢就悲劇了。宜妃在前,惠妃榮妃緊隨其後。後宮裡就是這樣,你位份高,你得寵,所有的人都圍著你轉,危險也伴隨著你;一旦失勢那就更悲劇,在宮裡混的誰沒兩個仇人?你沒落了,人家就會把你往泥裡踩,宮女太監也是看人下菜的。
烏雅氏是真的悲劇了,最可笑的是,她依然不覺得自己有什麼錯,固執的將賬算在四阿哥頭上。
她以為如今的四爺還是從前那個。
玉牒都改了。
身為嫡阿哥的他還會忌憚一個沒有封號的妃子?
換了老九這樣沒節操的,恐怕已經到烏雅氏跟前去刷存在感了,四爺不愛計較,他沒找烏雅氏麻煩,也沒去說什麼“您永遠都是我額娘”這樣的話。就是把生母當路人了。
聖旨下來之後,他去永和宮給親孃磕頭,烏雅氏都擺譜沒出來,還有什麼好說的。
別看胤禛平時不說誰的閒話,他心裡有數得很,愛憎分明的。德妃和十四阿哥都成為路人,在他心裡佔有一定地位的就那幾個:康熙、死了二十年的養母佟佳氏、與他真心相待的十三弟、非常可愛非常貼心的小侄兒元寶……順便帶上元寶他阿瑪。
對胤禟的第一印象是——八爺黨,第二印象是——錢鑽子。
他和胤禩拆夥之後,所有兄弟都想拉攏,唯獨胤禛沒行動。之後的幾年,老九府上越發紅火,在皇阿瑪跟前也很說得上話,簡直是新晉的紅人。胤禛想過要改善和老九之間的關係,他還沒行動,就被搶了先。雖然還是見面打個招呼,幾句話的交情,胤禛感覺到胤禟態度的轉變,雖然很微弱,直到元寶侄兒送狗,兩府之間關係就密切了。胤禛這才摸清楚老九的脾氣。
愛賈氏,愛兒子,愛收禮。
愛哄宜妃,愛討好皇阿瑪,愛忽悠兄弟。
胤禟大約是皇阿瑪的人,他沒有站隊的意思,關鍵時刻還是會拉兄弟一把,上一回太子能脫離圈禁生活就是他的功勞。
從前幫著老八花錢買大臣支援的老九很讓胤禛反感,這兩年,他成功樹立了新形象。
老九是個不錯的人。
這就是四爺的認知。
對其他人而言,這幾天發生了太多的事,從太子造反到落馬,到五阿哥被封恆親王,到德妃變成烏雅娘娘,到四阿哥改玉牒成為孝懿仁皇后的兒子。
胤禛覺得,生活還是一樣,並沒有什麼不同。
除了攀關係套交情趨炎附勢的更多之外。
有順天府、宗人府、大理寺的介入,還有御史臺監督。造反案很快就落下帷幕,太子胤礽被革去黃帶子,除宗籍,圈禁。這還是看在曾經父慈子孝的份上,康熙已經十分大度了。
順天府還有所保留,他們不敢把太子搞得太過分,都知道萬歲爺對他親手養大的二兒子是真愛,萬一他哪天想起來後悔了,人頭落了地誰能接回來?
連著好幾屆順天府尹都是這德行,宗人府那邊就堅決多了,作為管理皇家宗室事物的部門,他們權力很大,撰寫族譜,記錄嫡庶、名字、封號、世襲爵位、生死時間、婚嫁、諡號安葬等事。宗室想推薦誰入朝做官,都要透過宗人府稽核,他們覺得有資格的,才會提交上去。
太子作為皇室中人,他犯了罪,宗人府當然有說話的餘地。擁有最高權力的宗令和左右宗正、左右宗人都是一個意思,太子罪當誅,不可赦。大理寺只提供刑訊的技術支援,他們不發表意見,御史臺則表示,宗人府值得信任,他們太公正了。
康熙沒有繼續包庇太子的意思,看過順天府和宗人府的摺子之後,他留著眼淚宣判,將胤礽從天上打入地獄,除了留下一條命之外,什麼都沒有了。
對太子的懲罰是最輕的,煽動他並且帶兵殺進皇宮的索額圖之子格爾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