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 (第4/5頁)

來成全仁義”,怎麼會難於放棄大夫地位來成全禮制呢?

【原文】

28·48子貢問政(1),“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2)。”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3)。”信最重也。

【註釋】

(1)政:政治。這裡作治理國家的辦法講。

(2)兵:武器。這裡是武備的意思。

(3)以上事參見《論語·顏淵》。

【譯文】

子貢問治理國家的辦法。孔子說:“使糧食充足,使軍備充足,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子貢說:“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個,在這三者中該先去掉誰呢?”孔子說:“去掉軍備。”子貢說:“要是迫不得已還要去掉一個,在這二者中該先去掉誰呢?”孔子說:“去掉糧食。自古以來人都要死,而沒有老百姓的信任,國家就站不住腳。”可見,取得老百姓的信任是最重要的。

【原文】

28·49問(1):使治國無食,民餓,棄禮義。禮義棄,信安所立?傳曰:“倉廩實,知禮節;衣食足,知榮辱(2)。”讓生於有餘,爭生於不足。今言“去食”,信安得成?春秋之時,戰國飢餓,易子而食,析骸而炊,口飢不食,不暇顧恩義也。夫父子之恩,信矣,飢餓棄信,以子為食。孔子教子貢去食存信,如何?夫去信存食,雖不欲信,信自生矣;去食存信,雖欲為信,信不立矣。

【註釋】

(1)根據文意,疑“問”下奪一“曰”字。本篇文例可證。

(2)引文參見《管子·牧民篇》。

【譯文】

請問:假使治理國家沒有糧食,老百姓飢餓,就會拋棄禮義。禮義被拋棄,信任怎麼建立呢?傳書上說:“糧倉充實了,老百姓才知道禮節;衣食豐足了,老百姓才懂得榮辱。”禮讓從富裕產生,爭奪從貧因而來。如今說“去掉糧食”,那麼信任怎麼建立呢?春秋的時候,交戰各國發生饑荒,人們相互交換孩子來吃,劈開死人骨頭來燒火,這是由於肚子飢餓沒有吃的,無空來顧及什麼恩義。父子的恩情,是最可靠的,由於飢餓這種信任被迫拋棄,用孩子來作為糧食。孔子教子貢放棄糧食儲存信任,怎麼行呢?放棄信任儲存糧食,雖然不想得到信任,但信任會自然建立;放棄糧食保全信任,雖然想取得信任,但信任卻無法建立。

【原文】

28·50子適衛,冉子僕(1)。子曰:“庶矣哉(2)!”曰:“既庶矣,又何加焉(3)?”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4)。”語冉子先富而後教之,教子貢去食而存信。食與富何別?信與教可異?二子殊教,所尚不同(5),孔子為國,意何定哉?

【註釋】

(1)冉子:冉求(公元前522~前489年),字子有。春秋時魯國人。孔子學生。曾為魯國貴族季孫氏的家臣宰。僕:駕車。

(2)庶:眾多。這裡指人口眾多。

(3)加:施予。

(4)以上參見《論語·子路》。

(5)尚:這裡是倡導的意思。

【譯文】

孔子去衛國,冉求給他趕車。孔子說:“衛國人真多啊!”冉求問:“人已經很多了,還該做些什麼呢?”孔子回答:“讓他們富裕起來。”冉求又問:“他們已經富裕了,還該做些什麼呢?”孔子回答:“教育他們”。孔子告訴冉求先富裕起來而後教育老百姓,教導子貢是先拋棄糧食來保全信任。糧食和富裕有什麼分別?信任與教育有什麼不同?對兩個學生的教導不一樣,所倡導的內容也不同,孔子治理國家

最新小說: 原神:諸位,墮入深淵吧 紅魔復興,從挽留穆里尼奧開始 我的槍附加百種特性 我在曼城看大門 網遊:幻域風雲 NBA:熱火三連冠無了?我來續 橫跨大小球時代,庫裡鯊魚的結合 網遊之開局就很慘 大姚穿越重振籃聯 重生三十年頂級球星打造商業帝國 巨星閃耀 全民航海:開局獲得海神權杖! 王者:邊路第一惡霸,震驚全網 三萬毫米殲星炮,這片廢土我來罩 化身NPC:我與玩家和平共處 籃壇第一外掛 我一體校生:成為拳王很合理吧 不是御獸師咋了?我有一國御獸 魔法書成真:開始夢域副本 眉山蘇氏,蘇允最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