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而承擔發動戰爭的罪名。
梅津美治郎在辯護中,著重強調了東條英機與美國進行的參戰談判。
雖然梅津美治郎的目的是為了讓其他人相信,不是日本發動了戰爭,而是美國慫恿日本發動了戰爭,因此美國才是罪魁禍首,日本不過是被美國利用了,但是他的辯護,也證明了當時的情況,即美國開出的參戰條件完全超出了日本的承受範圍,從而對日本當局的戰略決策產生了不可逆轉的影響。
可以說,正是這種情況下,東條英機才有了讓聯合艦隊賭上一把的想法,讓山本五十六轉向返回硫黃島。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東條英機此舉並沒太大的錯誤。
說白了,如果賭贏了,日本就能鹹魚翻身,至少能夠在與美國談判時掌握主動,壓低美國的要價。哪怕賭輸了,把聯合艦隊賠了進去,日本也有退讓的餘地,即接受美國開出的全部條件,讓美國參戰。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東條英機在當時確實做了類似的決定,比如在讓聯合艦隊前往硫黃島迎戰中國艦隊的時候,東條英機給正與美國當局談判的駐美大使發了一封電報,明確提到,在聯合艦隊戰敗之後,得立即前往白宮,向美國總統交出底牌,即只要美國答應在年內出兵參戰,就接受美國開出的全部參戰條件。
顯然,東條英機也是個不折不扣的賭徒。
賭局已經擺下,雙方也各押了重注,就看誰能笑到最後了。
十月五日夜間,西太平洋艦隊與登陸艦隊分道揚鑣。
此時的西太平洋艦隊與“硫黃島海戰”時沒有太大的差別,主要是中國海軍沒有獲得其他大型戰艦。雖然在“硫黃島海戰”之後,“南京”級的第四艘,即“武漢”號服役,但是這艘戰艦被編入了掩護登陸艦隊的巡洋艦戰隊,並且是該戰隊的旗艦,因此西太平洋艦隊並沒得到加強。(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按照由魯志剛與李向龍制訂的計劃,西太平洋艦隊將前出兩百公里,主動尋找聯合艦隊決戰,在奪取了制海權之後,登陸艦隊才開赴硫黃島,發起登陸硫黃島的作戰行動,如果西太平洋艦隊戰敗,登陸艦隊將返回那霸港。
當晚,聯合艦隊也到達了硫黃島附近海域。
雖然在此之前,聯合艦隊已經制訂了在硫黃島附近與中國艦隊決戰的計劃,而且得到了海軍本部批准,但是這份計劃是以伏擊中國艦隊為主,即利用中國海軍攻打硫黃島的機會偷襲中國艦隊。
顯然,現在的情況與計劃中預想的情況完全不同。
別的不說,聯合艦隊沒有多大的機會大一場伏擊戰,中國艦隊肯定會在奪取制海權、也就是擊敗聯合艦隊之後再攻打硫黃島。
這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問題。
擺在山本五十六面前的問題是,他得在一個由中國海軍選擇的戰場上、在中國海軍選擇的時間與之決戰。
做為海軍將領,山本五十六非常清楚,主動權不在他的手上。
在海戰中,沒有主動權與戰敗就只有一線之隔。歷史上的各場海戰中,沒有主動權的一方几乎都以戰敗收場。
顯然,山本五十六的當務之急就是想辦法奪回主動權。
六日凌晨,聯合艦隊就轉為向西北航行,而且航速達到了最大巡航速度,即十四節。
難道山本五十六想故技重演,埋伏在硫黃島西北,伏擊靠近硫黃島的中國艦隊?
魯志剛與李向龍並不知道聯合艦隊的行蹤,他們只在五日上午收到了海軍司令部發來的電報,得知聯合艦隊已經轉為向北航行,也就是返回硫黃島。提供這份情報的,是一艘途徑硫黃島返航的遠洋潛艇。
事實上,當時中國海軍依然沒有幾艘遠洋潛艇。
雖然周仁康用三寸不爛之舌,說